本报讯(记者 邓丹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被国人称为“富贵病”的糖尿病越来越受重视,但是,长久以来我国对于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患病人数、分布特征等缺乏系统的调查,大家对于该糖尿病患者群体的生存状态也知之甚少。不过,这一状况在部分汕头医务人员及潮汕“糖人”们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渐得到改变,记者日前从中国1型糖尿病“3C”研究项目汕头中心了解到,目前该中心建档登记1型糖尿病病例数居全省乃至全国之最,相关研究数据受到各界关注。
2011年6月,国际糖尿病联盟与中华糖尿病学会联合开展的中国1型糖尿病发病、管理及经济负担状况的研究项目(简称“3C”项目)选定北京和汕头作为“3C”项目在中国的两大研究中心。其中,汕头中心落户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汕大医附一院内分泌科主任林少达教授介绍说,此前10多年时间里,他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有关糖尿病免疫方面的课题研究,已经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尽管汕头是个小城市,但当时他的团队就已为潮汕地区100多名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登记建档,在国内较为少见,这也是被确定为全国两大中心之一的重要原因。
同年7月底,“3C”研究项目汕头中心正式启动,我市共6家医院参与配合汕头中心开展有关调查。林少达介绍说,随着调查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1型糖尿病群体现状令人堪忧。汕头中心初步估算的15岁以下1型糖尿病发病率达十万分之一点一,而这个数据还可能被低估。另外,对病患经济状况的调查显示,当时的医保覆盖范围以及补偿标准偏低,患者经济负担重,平均每个1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年收入的34.5%用于治疗疾病,约69%的1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可能因病致贫,其中,汕头病患实际人均年医药费开支高出医保补偿金额的18.5倍。据了解,目前汕头中心登记建档的1型糖尿病病例已达500多例,数据库入组病例居全省乃至全国之最,而相关调查结果也逐渐获得重视和关注,国际糖尿病联盟将其评价为里程碑式研究。
据介绍,近两年来,北京及汕头中心的研究人员们也常常奔走呼吁,希望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和关心糖尿病患者群体。可喜的是,国家已将糖尿病纳入医保门诊特殊慢性病保障范围,而且补偿比例大幅增加。林少达说,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充实数据库,希望能为有关部门的相关决策及政策实施提供参考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