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立轩)前天,《七旬老人的跨省寻根梦》见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热议。本地读者佘先生随即拨通本报热线电话,他告诉记者,他的叔叔与新闻报道寻亲的季昌府老人年龄相近,同样在幼时被福建人家收养,之后就音讯全无。而让他对此抱有希望的是,他们一家看到季老的相片后都认为,“面型与五官和父亲挺像的”。
据佘先生介绍,他的父亲今年75岁,有一个失散多年的弟弟,如果长辈没有记错的话,父亲这位弟弟的年纪与季老相仿,也是70岁左右。父亲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养不起那么多孩子,解放前奶奶就经中间人介绍,把父亲的弟弟送人。而收养的家庭,正是来自福建,当时对方经济条件不错,在汕头还有产业。被收养当天,奶奶送这名只有四五岁的孩子从汕头旧机场出发,飞往福建。
从这一天起,佘先生一家就与这孩子失去联系。“一直到了20多年前,当时还在世的奶奶无意遇到这名中间人,才听闻叔叔生活过得不错。之后,家里人与这名中间人再一次失去联系。”佘先生告诉记者,前天父亲看到报道后,一度十分激动,觉得季昌府老人的外貌与自己十分相似,有可能是自己的弟弟。不过,对于失散多年的弟弟是否在颈后有胎记,他的父亲却表示“没印象”。
佘先生说,其叔叔送人这件事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当时了解详情的亲戚有的已经去世,有的也已年老,如今他掌握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听闻的,未必完全准确。“这几天,我会再向其他亲戚问一问,了解更详细的情况。”佘先生说。
本报将继续与厦门媒体互动,合力帮助季昌府老人寻亲。如果您有相关线索,或对佘先生口述的故事有所了解,请拨打本报热线0754-8823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