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价值连城的“汕头家底”将亮相

东征革命军史迹陈列馆全面更新布展,对外开放。 记者 郑雯佳 摄

  本报讯(记者 方晓F) 昨天,记者从全市文博系统业务工作座谈会上获悉,一大批文化场馆修缮工程即将完工,一大批价值连城的“汕头家底”即将亮相,一场场筹备中的文化盛宴即将奉献给广大市民。金秋时节,喜讯频传,汕头文博事业大发力。

  近年来,在文化强市建设推动下,我市博物馆建设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以汕头市博物馆为中心,带动区(县)综合馆、专题馆发展的新格局。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历时10多年,前不久完成收尾,正式对市民全面开放。该馆馆藏国家三级以上文物3000多件,目前正在积极筹备12月下旬将举行的两场大型展览。

  澄海区博物馆新馆和在建的潮阳区博物馆新馆规模大、功能齐全,成为了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其中,潮阳区博物馆正抓紧工程建设,计划在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外观装修、场地装修、亮化工程及一楼大厅和多功能展厅,并将于明年春节期间在一楼多功能展厅展出潮阳籍书画家书画展览。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潮剧艺术博物馆、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等专题馆建成开放,让公众在参观学习中认知、感受潮汕文化的丰富厚重,成为传承潮汕文化、传播潮汕文化遗产知识的重要渠道和窗口。民办博物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也都有了新的发展。

  快速建设的同时,我市博物馆在基础设施、研究展示、管理运行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也有了同步发展和全面进步。市、区综合馆初步完成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藏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南澳海防史陈列馆、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充实、更新了固定陈列;市博物馆在今年也陆续推出一批高质量的陈列展览,各个陈列展览的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科技含量都有了很大提高;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在文史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汇编了《汕头海关关史研究丛书》,制作了《潮海关旧影》个性化邮资专题明信片。

  记者还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大埔会馆修缮工程已于近日完工,正进行筹展。与蒋介石、廖仲恺等民国政要结下不解之缘的桂园也即将开展抢救性修复工作。

  本报讯(记者 方晓F) 记者昨天获悉,汕头海关即将开通网上关史陈列馆,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介绍,多角度解读关史陈列馆的展览内容和汕头海关历史沿革及发展历程,使网友千里之外通过虚拟网络能够饱览这座“全天候”开放的关史陈列馆。

  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所在地潮海关钟楼,始建于1919年,建成于1921年,是汕头开埠早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潮海关钟楼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沧桑,既是汕头海关历史变迁和发展轨迹的记录,也是粤东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史和汕头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见证了昔日汕头“百载商埠”的辉煌,并于2010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发挥钟楼“资政、存史、教育”的作用,汕头海关筹资修复了潮海关钟楼,并将其辟为“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

  近年来,汕头海关做好钟楼保护工作,近期还针对“天兔”强热带风暴造成的破坏,正抓紧更新修复该馆的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消防监控系统,确保文物的安全。

  为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网络资讯手段,海关专门组织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在汕头海关门户网站上开辟一个网上关史陈列馆,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介绍,多角度解读关史陈列馆的展览内容和汕头海关历史沿革及发展历程,使网友千里之外通过虚拟网络能够饱览关史陈列馆,也可以作为观众参观后对该馆的跟踪关注、深度研究和交流互动。据悉,该网上关史陈列馆将于近日正式开通。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郑钟展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三粒娶亩(第一集)

潮汕故事剧:K脯鸭(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