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用地或用砖土圈围,或用花盆“侵占”……随着房价的攀升,在我市一些住宅小区尤其是开放式、未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一些住户打起了公共用地的主意,悄悄展开了“圈地运动”。
记者近日走访飞厦、东厦等老旧小区看到,“你占我霸”的“圈地运动”随处可见,住户不断“挺进”,公共用地却不断“缩水”,给周边的住户带来极大困扰。对于这些公共用地作为私用的现象,住户们在愤慨之余,也希望有关部门采取铁腕手段予以整治,还路于民。
能占则占,“圈地旋风”为何陷入愈演愈烈的“怪圈”?相关管理部门有何说法?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目 击
公地成私地“变身”多功能
有的变车库、花园,有的装修豪华成了“屋外屋”
连日来,记者在飞厦、东厦片区等老旧小区走访,发现占地现象几乎是随处可见,较为“客气”的,用花盆、石墩占位,标出了自家的“势力范围”;而蛮横的则干脆用围栏甚至用砖墙筑围了起来,明确了“私宅”名分。公共用地“变身”多种用途,有的成了车库,有的成铺面,而有的则成了私家花园。
记者来到椰园15、18栋楼下看到,公共绿地被圈占成了“私家宅地”,梅园10栋楼下的空地则成了底层经营肠粉生意饮食店的“食堂”,商家把空地圈占后进行搭建,然后摆放上餐台桌椅,俨然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食堂”。飞厦直街的不少临街商铺的背面就是长平路,商家不约而同把背面墙壁打通,铺面面向长平路,商铺自然“升值”不少。
石榴园小区也存在类似的“圈地”现象。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园28栋楼下空地盖起了水泥洋灰平房,16、17栋的空地包括其中的小区绿化树都被圈围了起来,成了“私家花园”。
海棠园片区侵占公共绿地情况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记者走访发现,该园多处空地无一幸免:36、37、39和40、41栋各居民楼彼此间的间隔空地,均被圈围了起来,连成一片“花园”;22、27栋空地则被圈围起来成了车库,27栋的车库还在外面写上了“有车出入,请勿停车”的字样;25栋楼下空地被圈围成花园;43、44栋之间的空地用一人高的铁栏圈围了起来,置放上石床、石椅等,成了一处私人的休闲花园……
记者发现,一些侵占者还下了“血本”,“砸钱”对侵占的空地进行装修。记者在水仙园26栋、32栋看到,被圈占的屋外空地面积看起来并不比屋内少,而且装修豪华,成了一处舒适的“屋外屋”。
住 户
区间路“缩水”成“羊肠小道”
住户质疑为何没人来管一管?
对于公共用地被占用成为杂物间、车库、私家花园的现象,住户们意见纷纷。大家质疑:面对这股“圈地”热风,为何就没人来管一管?
“原来刚搬来的时候,我们这里的公共绿化不少,成了小孩玩耍的乐园。没想到几年间,这里已经面目全非,好端端的绿化地成了私人用地!”海棠园25栋、43和44栋的公共绿地成了”私家花园”,周围住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吐苦水。
石榴园住户们对小区绿地被侵占也十分愤慨,“小区本来就不大,空地又少,好好的小区公共用地转眼间就没了,原先舒适的生活环境全变了样,而且小区道路也变窄了,成了‘羊肠小道’,的确应该管一管”。
“人人都喜欢说汕头是我家,可家是要好好呵护的。那些占地的人,好了自己,却损坏了周围住户的利益,给城市形象抹黑!”采访中,不少市民强烈希望,“圈地”风应该加大力度管一管,还居民一个清净的生活环境。
本报记者 摄影报道
清理难度大 执法很棘手
查处过程颇费周折
对于小区住户占用公共用地的问题,执法部门在接受采访时也是一肚苦水。“老旧小区的‘圈地’现象即带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新生问题,清理起来难度很大,我们也颇感棘手。”
金平行政执法局金厦中队符队长告诉记者,他们接到不少类似的投诉。现在不少侵占绿地都是在以前用花盆圈占起来的基础上重新筑建“升级”的,或是把原先的庭院进行改造,对于此类现象,行政执法部门处理起来最为棘手。因为,在处理过程中,住户们都会说是“旧址改造”,阻挠执法。付队长称,对于那些新冒出来的圈地现象,他们都是坚决整治,予以彻底处理。不过,行政执法队伍人手少,不可能每天都深入小区角落转悠。一般在接到市民投诉后,他们即立即到场查处,但查处过程中也是颇费周折,一些侵占者总是与执法人员“躲猫猫”。像搭建车库、花园的圈占行为还在建造过程中的,他们到场清理制止时,违规者一般都会停工,但如果“工程”已经完工了,他们清理起来就颇为费力,倘若强制拆除,又可能会惹来暴力执法。
付队长分析,老旧小区“圈地”盛行原因之一,就是有车一族不断增加。车主为了停车都纷纷打起了公共绿地的主意,这方面,小区首层住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二话不说放置上花盆或是垒砌起砖墙就成了“车库”;原因之二,就是住户跟风圈地。看到有人建起“车库”,一些住户也“眼红”起来,搭建“花园”,于是,占地成风此起彼伏,执法部门前往制止时,这些跟风的住户也就有了堂而皇之的“对抗”理由了。
彻底刹住“圈地”风
改造老旧小区或是破解良策
老旧小区“圈地运动”该如何破解?采访中,执法部门有关人士表示,小区居民“圈地”是个非常棘手的城市新生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形成合力,开展一次统一的专项整治行动,对侵占小区公共用地的“圈地运动”进行围剿整治,这样才能抑制愈演愈烈的“圈地运动”。同时,整治过后,要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进行常态管理,防止死灰复燃。
而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对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彻底斩断“圈地”的链条。
付队长向记者介绍,月季南小区以前未改造时,小区内私搭乱建现象十分严重,后来金厦街道下力气进行拆除整治,并引进了物业公司管理,如今月季南小区环境洁净,车辆停放有序,园区内花草绿化盎然,不仅小区治安、居住环境大为改善,连房价也因为小区的升级改造而上涨了不少,尝到甜头的小区居民从一开始反对改造,到如今都举双手赞成。
有关人士指出,月季南片区成功改造的例子是最有力的证明。刹住老旧小区的“圈占”风,并非一蹴而就,对这些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或是破解这一难题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