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临时集市安置点成固定摊位?

 

  本报讯(记者林彦恂 摄影报道) 春杏临时集市安置点货品物美价廉,每天吸引大量市民前往“上市”。但伴随着日常经营中,吵闹的讨价声困扰居民,摊档乱扔垃圾,地面污水横流等问题突出;结束经营后,摊贩的摆卖工具依旧横陈马路,给过往居民、车辆造成不便,周边居民对此意见纷纷。

  近日下午2时许,记者驾车由月眉路的迎春路段向新兴路段一路开进,当时春杏临时集市安置点已经“散市”,大多数摊档结束经营离开,只有身穿反光服的保洁员正在“收拾残局”,清扫一堆堆留在路面的垃圾杂物。地上残留着摊摊水渍,散落着大大小小的鱼内脏,散发着难闻的鱼腥味。尽管人流已经退去,肉摊、鱼摊、菜摊的摆卖工具却还留在马路上(上图)。

  春杏临时集市的脏乱、拥堵现象,已非“一日之寒”。附近小区住户郑先生说,每天天还没亮,楼下就是一片嘈杂,夏天时腥臭味直蹿进屋,有些摊档不自觉,总是把货品摆出经营范围,经常引起塞车,经常是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影响居民的生活。“如今,摊档们做完生意,木床、铁筐等工具就摆在原地,好像成了固定摊位似的。”郑先生告诉记者,摊贩还经常顺手把果蔬残渣、竹筐塑料袋等扔进旁边的月眉河中,日积月累发出阵阵恶臭,与临时集市隔河相望的中山公园的环境也受殃及。

  记者采访了解到,原春杏临时集市位于月眉路(杏花桥—迎春路),2010年我市开展月眉河清淤整治工程时,对其所处的杏花桥至迎春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当时200多个摊贩涌到中山公园门口路段摆卖,造成交通拥堵。大华街道城管办随即在月眉路(迎春路—新兴路)西侧200米设立春杏临时集市安置点,安置原集市摊贩,确保道路畅通、卫生整洁。

  受访者郑先生说,不可否认,春杏临时集市满足了市民群众日常购物,也为疏导、规范了占道经营的流动摊档,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它原来开设在杏花桥下时,对交通影响不大,调整到交通流量较大的现有地段后,给周边居民和过往车主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他认为,月眉河清淤整治工程开始施工至今已有2、3年,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的月眉路(杏花桥—迎春路)路面也已经恢复开通。如条件允许,能否将临时集市撤回原有路段,减少对周边居民和来往群众的影响。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林敏秦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西游记(第四集)

潮汕搞笑短剧:富贵钓妞(2013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