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琳楠)没有“花海”照样出彩,草根舞台好戏连连,“放价”景区游人欲醉,“正能量”演出鼓舞人心……记者在我市走访发现,今年的国庆节,恰逢灾后重建时期,更多的活动呈现出来的是简朴的喜庆和对重建家园的信心与祝福。
我市各大公园“淡妆素颜”喜迎八方宾客。虽然没有过多的布置、装饰,但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携家带口前往游园。记者在中山公园看到,取代“花团锦簇”装饰的是丰富有趣的民俗文化展览。带儿子逛公园的李先生说,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诸如“放风禽”、“潮州歌册”、“扒龙船”、“做@”等丰富潮汕民俗文化,小孩子很感兴趣,“游玩中了解民俗文化,今年的节日文化味挺浓的。”
见不到豪华的舞美,只见简单搭建的舞台,纯粹的文艺演出和观众的欢呼,在中山公园中心舞台,三场免费的“三下乡”文化惠民演出让游客和市民过足了戏瘾。“昨天跟今天我都陪父亲来看戏。”家住跃进路的市民小黄说,简单纯粹的演出更亲民,带有浓厚本地色彩的曲艺、歌舞表演让节目更有文化气息。书法美术展、灯谜活动、送电影下乡、健身操广场舞、球类比赛……在我市各街道社区,群众性文艺活动连接上演。据了解,今年的南粤幸福周活动更加突出群众性、草根性、参与性与惠民性,市民们走上简朴的舞台,用自编自导的节目,在节俭清风中表达对祖国生日的美好祝愿。很多社区居民表示,精彩的“草根”节目大众皆宜,这种与民同乐的活动应该多多举办。
节日期间,我市各大景区消除隐患恢复景观,正常向游客开放,并以20%到30%不等的优惠迎客,景区内游人如织一番热闹景象。人们徜徉在丹樱生态园的“四季花海”,在农科所红高粱地玩“隐身”、观“豆科之王”,在石风景区游山玩水,不亦乐乎。“景区优惠,玩起来更舒心、顺心!”从梅州来汕探亲旅游的游客周女士竖起大拇指。
国庆期间,全市各区县还纷纷以文艺演出、文化活动的形式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反映我市干群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积极创造幸福生活的生动局面。潮南区灯谜协会制作了200条反映全区上下英勇抗击自然灾害动人事迹的灯谜,进一步激励干群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潮南区委、区政府发起的公益文艺演出“晴朗会回来”弘扬了战胜灾难的精神,祝福潮南和汕头美好明天;在我市各地上演的精彩文化、文艺活动,也从不同角度唱响汕头人民迎难而上共建美丽幸福家园的动人赞歌。
图①潮剧小品表演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本报记者 李俊伟 摄
图②孩子们观看小丑叔叔表演。 本报记者 方淦明 摄
图③嘉年华活动最萌明星“羊驼”。 本报记者 方淦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