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汕头严阵以待防御“天兔”强袭

陈茂辉到市三防指挥部检查指导防台风工作。 本报记者 李俊伟 摄

 

郑人豪带队察看广澳港区防波堤现场。 本报记者 方淦明 摄

本报讯 (记者魏盼生)昨天下午,市委书记陈茂辉到市三防指挥部,检查指导防御超强台风“天兔”的工作。陈茂辉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全力以赴做好超强台风“天兔”的各项防御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抓好落实,尽最大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市领导张应杰、李耿坚,汕头警备区副司令员谢豪生出席会议。

  据介绍,今年第19号超强台风“天兔”具有风力强度大、海浪影响范围广、风暴潮增速高、降雨强度大范围广,将于22日下午到夜间以强台风级别在惠来到台山之间沿海登陆,22日至24日全省自东向西将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的降水过程。由于正值天文大潮期,届时我市附近海面将出现大浪到巨浪,沿海潮位站可能出现30年一遇的高潮位,最高潮位可能超过警戒潮位。台风生成以后,我市各级各部门闻风而动,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工作。截至20日下午6时,全市3011艘出海渔船、15059名人员已全部回港或就近避风,渔排作业人员571人也已全部上岸。

  在听取市气象、水文、水务、海洋与渔业、城管、海事以及汕头警备区的工作汇报后,陈茂辉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做到早部署、早告知、早预防、早撤离的工作。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一线检查部署台风防御工作,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到实处;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有序撤离低洼地区、沿海危险区域的老百姓;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将台风预警信息和防御措施及时传送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

  陈茂辉强调,做好超强台风的防御措施,重点在防风、防涝和防雨。要确保各类船只及时进港避风,海上养殖等海上作业人员必须全部上岸避风。要做好建筑工地、广告牌、大树等高空悬挂物的防风工作,学校要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停课,提醒市民减少户外活动;要确保水库安全,江河海堤特别是潮阳、潮南受损的内河堤段要加紧维修加固,加强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好群众的撤离准备。要加强值班检查,确保各项防御工作万无一失。 为进一步做好防台风各项工作,昨天下午3时55分,市三防指挥部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并发出《关于切实做好超强台风“天兔”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领导根据联系挂钩地区及部门的分工,分头深入各地、各有关重点部位,检查、指导防台风准备工作及防御措施,重点检查危险区域群众的撤离情况,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根据台风发展趋势,市三防指挥部研究部署交通、电力管制等措施,当风力达到10级时,适时发出关闭海湾大桥、石大桥的紧急通知;全市中小学停课,居民切勿随意外出,停止室内大型集会;水利部门要加大对海堤、山塘水库、桥闸和电排站等各类水利设施检查巡查力度,潮阳潮南切实做好受毁水利工程的加强加固工作;交通、电信、供电、供水、医院等部门要严守岗位,按职责做好抗击台风的各项工作;市民兵轻舟机动队和各地抢险救灾队伍必须集结待命,服从统一指挥,执行各种任务。各区(县)、镇(街道)、村(居)要组织防汛抢险物资的检查,及时做好补充配备,确保应急抢险保障力量到位。

  本报讯 (记者林馥盛)超强台风“天兔”极有可能对我市带来严重影响,防御形势异常严峻。昨天下午,市长郑人豪带队到濠江区督导检查台风防御工作,强调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确保各项具体防御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副市长李耿坚参加检查。

  郑人豪一行先后检查了广澳港区西防波堤、濠江大桥等在建重点项目。在广澳港区西防波堤的施工工地上,郑人豪登上扭王字块远眺整个防波堤,检查指导防御台风工作。当了解到施工单位已启动防台风各项防御措施,对建成的海堤进行加固,并放置了重达数十吨的扭王块,以减轻海浪对防波堤的冲击时,郑人豪充分肯定施工单位所采取的措施,要求他们做好防大风、抗大灾的思想准备,在确保工程安全和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把损失降到最低。在濠江大桥施工现场,郑人豪要求施工单位加固起重机械、脚手架等设施,加强值班备勤制度,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检查中郑人豪要求濠江区及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密切配合,积极应对,扎实做好防台风各项工作。要确保渔船百分之百回港,渔排、养殖人员百分之百上岸,危房户人员百分之百转移,低洼地简易房等危险区域人员百分之百转移到安全地带,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黄幼华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吃狗屎

潮汕搞笑短剧:埋单(2013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