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专家支招防“毒”鱼

本报讯 黑心商家年年有。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怎么才能买到安全健康的鱼类食品呢?对此,水产品相关专家为大家支了点招。

  “孔雀石绿”是一种化工产品,具有高毒、高残留及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要辨别鱼体内是否有孔雀石绿,一是看鱼鳞的创伤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经过浓度大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表面会发绿,严重的还长有青草绿色;二是看鱼鳍,正常情况下鱼鳍应该是白色的,而经孔雀石绿溶液浸泡过的鱼鳍也容易着色。

  此外,含酚的鱼,鱼眼突出,体色蜡黄,鳞片无光泽,掰开鳃盖,可嗅到明显的煤油气味;烹调时,即使用很重的调味品盖压,仍然刺鼻难闻,尝之麻口,使人作呕。含汞的鱼,鱼眼一般不突出,鱼体灰白,毫无光泽,肌肉紧缩,按之发硬。含磷、氯的鱼,鱼眼突出,鳞片松开,可见鱼体肿胀,掀开鳃盖,能嗅到一股辛辣气味,鳃丝满布黏液性血水,用手按有带血的脓液喷出,入口有麻木感觉。

  (综合)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黄幼华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肥猪瘦猴(第三集)

潮汕爆笑喜剧:男人的吻-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