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于蓝) 作为政策性保险,农业保险在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我市中小农户对该类险种知之甚少,与财保、车保险种相比,我市农险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据了解,今年5月份,人民财产保险汕头市分公司开出水稻种植保险“第一单”,标志着我市水稻种植保险的起步。不过,这并非我市农业保险的第一次“试水”。早在2007年,我市就开展了能繁母猪保险业务,在2009年,又开展了农房保险。目前,这三个险种是构成我市农业保险的主要种类。在农房保险方面,我市投保的农村住户已多达55万户,覆盖率在90%以上;能繁母猪保险方面,全市共为27207头能繁母猪投保,比例占一半。
但保险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市农险仍处于起步阶段。记者连日来采访了澄海、潮阳两地多名菜农及养殖户,发现仅极少数人知道农险业务,大部分农户坦言自己并不了解该类险种。除此之外,保费的支出仍然是农户们考虑“买账”与否的重点。
保险业内人士建议,在加强宣传力度的同时,将农业保险业务从一般性的保险中剥离,建立合作保险制度,地方政府财政把开展农业保险作为支农工作的重点,拨出一定资金,用于补贴农民投保费用等,尽快活跃这项业务,为广大农户撑起强有力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