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文钊、黄鸿华、赖淑英摄影报道:连日来,在遭受洪灾重创的潮阳区、潮南区田地上,处处可见排水、抢收、修渠、修复水毁农田、播种等复产的火热场面。
昨天下午4时多,记者驱车从和惠公路拐入潮南区陇田镇华林村,来到绿宛农民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站在该萝卜生产基地中间道路上,眼前是一畦畦整齐划一的田地,一些农民正在埋头培土(见图),难以想象这里一周前积水深达七八十厘米、河堤决口、排洪区被冲垮的惨状。该合作社顾问张诗宗告诉记者,这里1100亩田地在这次洪灾受到重创,在产的300亩萝卜一夜之间被大水无情淹没,而且机耕路、排洪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及设备被毁,估计损失近200万元。
“最为严重的是大水带来的泥土和有机质肥流失,这可是我们下重本改良的土壤。”张诗宗话语中充满无奈和痛心。他说,为尽快恢复生产,19日大水退后,他们立即组织人力,及时排干田间积水、去杂物和淤泥,抢修受损机耕路、排水渠道、抽水电泵等,并用东风车运来400多车泥土回填改良土壤。连日来,这里每天的铲车、钩机、东风车等进进出出,来回运土、卸土、铲土、平整,每天60多人忙碌在田地上,呈现热火朝天的复产景象。目前,田地复耕的条件已经具备了,下一步将进入复种阶段,但由于资金缺口较大,正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
而在铜盂镇种粮大户林丰顺的田头,记者发现,水田里秧苗已经陆续补种,生产场面热火朝天。洪灾中,林丰顺承包的共2000多亩水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600多亩秧苗全部受浸烂死,还有1200多亩地有部分秧苗烂死。这几天,天气放晴,他也忙着将田里受浸的秧苗清理出来,而潮阳区农业局购买了一批农药及时送到他的种植场。同时,林丰顺还雇请多名工人在部分受灾较轻的农田上插殃、喷洒农药,带领周边农民积极生产自救。
新闻链接
潮南受灾农作物12.2万亩 此次洪灾,潮南区全区受灾农作物12.2万亩,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2.54亿元。至8月26日,修复排灌渠(沟)167宗17656米,全区修复机耕路180条(宗)39870米,抢收农作物11530亩,补种、改种农作物24440亩。已复耕改种8000亩。区农业部门编写、印发《农业救灾复产技术手册》3000份,紧急调入蔬菜种子5000斤,用于灾后改种。确保9月25日前,全部修复水毁农田水利设施和设施大棚等农业基础设施。 (文钊、鸿华、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