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阳潮南灾后复产秩序井然如火如荼

企业生产恢复正常

商铺门口晾晒货物

  本报讯 记者刘文钊、黄鸿华摄影报道:工厂内,生产设备恢复活力轮轴转,工人们重回岗位埋头赶工;商铺超市人来客往,生意红火。昨天,记者再次踏入潮阳、潮南重灾区,映入眼帘的是灾后复产兴业,秩序井然如火如荼的新景象。

  抢修设备工厂恢复生产

  走进潮南区陈店镇湖西社区,记者发现,这里的80多家工厂企业基本开工复产,内衣、染布厂有的正在烘干生产机械电机,有的忙着鸩肌⒅肌⑷静迹皇贝绰÷』汕头市科源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是该社区一家专业生产环保型液体硅胶产品的高新有机硅材料公司。在该公司厂房,记者看到,生产线上的机器运转如常,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地上放着20多箱刚生产的有机硅材料半成品。该公司总经理林裕坚告诉记者,受洪灾影响,厂房两条生产线10多台套机器及一些产品原料不同程度受浸,光原料就损失七八十万元。经与生产设备厂家联系,19日,厂家派来的技术人员到达后,马上对发生故障设备进行抢修、调试。23日,经检测正常后,他们马上投入生产,现在2条生产线已基本恢复生产,每天大约2吨产能,与大灾前相差不多。

  位于和平镇的广东三凌塑料管材有限公司内,各个车间呈现一派争分夺秒赶订单的繁忙景象。该公司生产总监朴春福告诉记者,整个厂区在水灾中全面浸水,19日水开始退了之后,企业全面开展排险清理工作,抢救受浸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各种物资。“到23日,企业就全面恢复生产。”朴春福说,目前已经联系客户延长了供货期。

  记者从潮阳区经信局了解到,这次洪灾中,全区停产及机械设备、产品、原辅材料受浸工业企业达到300多家,受灾商贸企业6000多家,直接经济损失超5亿元,间接损失超10亿元。

  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区受灾的9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90%复产,谷饶、和平、贵屿等地工商贸企业也基本复产。

  街边商店纷纷开业迎客

  在这次水灾当中,重灾区陈店镇的众多沿街商户由于货物遭水浸损失巨大,商户们在积水退后,抓紧时间清理货物,逐步恢复营业。

  昨天下午4时许,记者重返一周前积水成河的陈贵路。那时,整条道路聚集了众多来回运载物资、转移受困群众的救生艇;如今,积水早已退去,两旁林立的布料行、百货店、食杂店、药店等商铺又纷纷开门营业,来往群众络绎不绝。记者看到,有不少商铺店主仍在忙着清理店内受浸的货物,门外的空地摆放着许多正在晾晒的货物。在陈贵路的一家药店,店内的经营基本恢复正常,前来购买药品的群众络绎不绝,若不是门口堆放着一大堆刚清理出来的垃圾杂物,记者很难想象在几天之前,这家店一楼的近三分之二都淹没在水中。

  在药店门口处,工作人员正向周边群众无偿派发消毒水和一次性口罩,记者看到,货架上各类药品都较为齐全,像感冒药、去火清凉等日常药品供应也比较充足。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水退去之后,店员用了三天时间才将店内的污水淤泥和受浸报废的药品清理干净,目前经营正在逐渐恢复正常,大部分药品在紧急补充库存后也供应正常,有少数还来不及补给的药品,也正在调货之中,预计本周内即可恢复灾前的正常营业。

  在邻近的一家超市内,大水的来临致使很多待售货品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垃圾。店主告诉记者,虽然损失惨重,但毕竟店还在,这两天在清理店内垃圾之后,已经开始对外营业,尽管很多货品的供应出现中断,不过自己也已经联系几个供货商进行补货,相信再过一段时间超市的货品供应便能恢复正常。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郑钟展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肥猪瘦猴(第三集)

潮汕本土电影:钦潮传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