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方晓F 林彦恂 蔡晓丹 袁笙 杨立轩摄影报道)轻松、休闲的星期天,在潮南灾区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人们有的在忙着清理家中受浸物品,有的忙着打扫卫生喷洒消毒水,店铺恢复营业,街道居委工作人员仍坚守在岗位上……昨天是水灾过后的第一个星期天,记者再一次来到潮南重灾区司马浦镇和陈店镇进行走访,灾区人民的精神面貌如同风雨过后的彩虹,令人感动。 陈店镇陈贵路是当地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平日里,尤其到了周末时间,这里是最热闹的“旺街”。昨天,记者沿陈贵路看到,超市、药店、服装店等各类商铺大部分已开门营业,有的商家还在忙着清理受浸的物品,有的在喷洒消毒药剂。陈贵路来来往往的车辆很多,几个路口处甚至出现交通拥堵。一家连锁药店的店员许小姐介绍说,此次货架上的药品基本受浸,前两天药店重新进了一批新药品并开门营业,顾客购买的药品以肠胃药和感冒药居多。虽然生意不及平时的三分之一,但逐渐回暖的市场已经让经营者“心里踏实多了”。 在一家超市里,一名家长带着孩子在选购日用品。记者询问得知,市民林女士的小孩即将要去潮阳一所学校上寄宿初中,原本以为不用着急准备物品,没想到此次水灾严重,家里很多日用品受浸无法使用,这不,水一退,林女士赶紧带着孩子先把读书所需的东西买好,让孩子安心上学。记者看到,林女士一手拿着购物清单,一手选购物品,有盆子、水桶、衣架、肥皂盒等等。看着自己未来寄宿的“家当”一下子备齐了,孩子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司马浦镇各乡村,大部分村庄已恢复供水、供电,不少村民仍忙碌地清理家中受浸物品,已经完成整理的则悠闲地坐在家里,和亲朋们交流着今后的打算。繁忙而有条不紊,灾区的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 在华里西村欧阳祖祠前大埕,晾晒着四五摊黄澄澄的稻谷,村民欧阳岳来不时将它们翻来覆去以接受更多的阳光。欧阳岳来种植了1亩多水稻,1个月前喜获丰收,收获了10多袋、每袋约90斤的稻谷,晒干后囤积在祖祠里,孰料一场突发的大水却把稻谷“全泡汤了”。望着眼前这1000多斤已经长芽、发臭的稻谷,欧阳岳来忧虑之余也做着盘算:稻谷全黏连在一块儿,不能当口粮了,晒干卖给人家当作家禽饲料,可以减少点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