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之夜
经过一天的暴晒,暮色越来越浓,漆黑渐渐笼罩——灾区的夜晚到来了。
尽管积水在渐渐消退,但在潮南灾区的不少地方,水仍然很深。腿部、腰部、胸部,都是水深标志线。白天,无法分辨哪里是马路、哪里是田埂、哪里是池塘,但起码还可以勉强判断水的深浅,可以识别方向,可以观察周边是否有人群。可是到了晚上,由于很多地方断电,没有照明,一切都难以分辨,也显得更加寂静。人们只能依靠手中的电筒,乘坐着、推动着各种各样的小艇,向被困在水中的群众送去面包、方便面和矿泉水。一束束白色的光线,在漆黑中摇曳,给沉闷凝重的空气带来些许明亮。入夜了,受困的灾民期待着尽快脱离险境,期待着白天快点到来。
连续两个晚上,记者在潮南灾区摸黑涉水采访,用镜头记录夜幕下的一处处场景,一个个表情,还有一份份心情。 本报记者 蔡晓丹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袁笙摄
陈店多日积水有所下降
本报讯(记者 杨立轩 摄影报道)陈店镇多日未退的积水水位终于有所下降!昨天中午,记者在镇上看到,与前天相比,324国道积水已全部消退,镇区大部分地方的积水也明显下降,不过当前居民出行仍需要靠橡皮艇、木舟等交通工具。
积水有所下降 居民逃离洪水
前天,记者在陈店镇东风一路看到,道路汪洋一片,水深及腰。但昨天中午再次来到这里时,路面上的积水已经消退,附近居民正清理被洪水浸泡过的家具。大约步行300米后就是东风二路,这里开始出现积水,在热心人的帮助下,记者坐上一艘橡皮艇,开始一段路上行舟的体验。沿途,不少居民朝着国道方向进发,有的划艇出门,有的涉水而行。原来,由于昨天积水有所下降,不少居民成功自救逃离洪水,纷纷外出寻找食物。
随着橡皮艇不断往镇内深入,中华路,新兴路等路段的积水越来越深。在一支民间救援队的帮助下,记者又换上一艘可容纳十多人的木舟,往积水更深的村落驶去。到了陈贵路,积水已超过1米,水面上不少救援船将一批又一批居民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据居民介绍,仅仅一天前,陈贵路的积水接近2米。
村内受灾严重
与以上道路相比,陈店镇多个村落的受灾情况更为严重。
随着两侧3、4层楼高的房屋变成低矮平房,记者发现,溪北社区的积水越来越深。在球场路四巷,多间平房的大门在洪水包围下,至剩下三分之一露出水面。路的尽头,一条横跨河溪的水泥桥被洪水淹没,肉眼可见的只有栏杆扶手,早已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河。当地人告诉记者,溪北社区是此次受灾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多个村落积水最深处超2米。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