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岱娜 实习生马翊u)我市工商部门不断创新举措,陆续出台新的扶持和便民措施,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大力支持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8654个,比增51.6%。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在册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8万,各类型市场主体大多呈增长态势,其中个体工商户增长比较快。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工商部门登记窗口充分发挥网络功能,积极拓展服务方式,在网上开通了“网上登记,双向快递”业务,为群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真正实现了足不出门就可以申办营业执照。同时,各级登记注册部门切实做好政府重点招商引资和重点产业的服务工作。市工商局对多个政府重点项目进行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日落户我市,并开通“绿色通道”,大力支持汕头大学取得创业基金大学生在学校创业。目前,在汕头大学“学生创业园”已登记7家学生创业公司。
据统计,至6月底,全市累计在册市场主体共183276个。其中,内资企业8110个,注册资金约348亿元;私营企业27825个,注册资本约611亿元;外商投资企业1379家,投资总额约60亿美元,注册资本约39亿美元;农民专业合作社363个,成员出资总额约5.4亿元;个体工商户145599个,经营资金约26亿元。在今年上半年新增登记的市场主体中,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比增。下来,我市工商部门将继续推进商事登记改革,积极引导群众通过网络平台办理业务。同时,明确市场登记规范,进一步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