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月12日开始,我市组织十八大代表和部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先后前往大南海工业园、惠来县、普宁市、揭东区,就加快城镇化建设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并于17日召开省党代表城镇化建设专题视察调研座谈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视察团团长陈绿平在座谈会上充分肯定视察调研活动时机抓得准、选题立意新、形式多样化、成果富实效,寄语党代表要把使命牢记心中,把重担挑在肩上,切实履行好职责,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在揭阳跨越式科学发展大潮中勇立新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视察团副团长叶少明在讲话中指出,我市城镇化建设氛围浓、进程快、后劲足,他强调要坚持意识先行、规划引领、“四化”融合、强化支撑,全力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会上,各位党代表踊跃发言,对我市城镇化建设进行把脉、挑刺、支招,提出了很多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会后,本报记者通过进一步整理,选取部分党代表的建议意见予以刊登,敬请垂注。
省党代表城镇化建设专题视察调研座谈会会场。
陈绿平
十八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城镇化建设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快车道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扩容提质的强大引擎。我市市区区划调整后,形成了榕城、揭东、蓝城和空港四轮驱动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我们一定要紧跟市区扩容提质的步伐,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我市城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在城市功能布局上力求优化,按照“宏观上大气、微观上精细”的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提升城市形态,增强城市核心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做到城市布局“一盘棋”、规划管理“一把尺”、功能配套“一张网”,形成四区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城市面貌“一年见成效、三年大改观、五年大变样”。二是要在推动产城联动上力求融合,科学处理好城镇化和产业化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城市扩容提质和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加快城镇发展,吸引产业集聚。三是要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上力求协调,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党代表要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政治、责任、忧患、担当等四种意识,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全面树立各级党代表新形象。
叶少明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市区扩容提质后,当前我市城镇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难题,必须及时加以破解。一是要意识先行。城镇化是“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重要途径。要强化担当意识,树立战略意识,坚持“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走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道路,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不搞摆花架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二是要规划引领。规划是城镇化发展的龙头。要有战略眼光,坚持长远规划,避免走边建设边规划的老路。同时,还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不搞千篇一律。特别是3个新区要按照陈绿平书记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三是要“四化”融合。要注重“四化”的协调发展,以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城镇化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城镇化长期、稳定、有序、健康发展注入内在活力。同时要深化城市经营理念,大胆创新城镇经营模式,实现城镇资产保值增值,千方百计为城镇化发展聚拢资金。四是要强化支撑。要加强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重点要围绕市政建设、重大项目、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同时加大城市规划等专业技术干部的选拔力度。要通过开展帮扶整顿问题村、选派村“第一书记”、“双联双促”活动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林俊亮
十八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市红十字会职工
最近,大家都在说“中国梦”。我觉得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成并尽快发挥其效益,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全市人民的“揭阳梦”。我们大家一定千方百计圆好我们的“揭阳梦”。一是要全力支持投资方的项目建设。每一项重点项目建设,其实也就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要千方百计解决施工方的困难,给予项目建设工人多一些人文关怀,可以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慰问,给他们加油鼓劲。这样也能体现我们揭阳人民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和期待。二是作为承接地和管理重点项目的有关部门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把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同时要监督项目对环境和周边生态的影响。三是要注意摸清项目周边地区的群众需求,及时了解民意和舆论导向,让项目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尽早竣工投产并发挥效益、惠及群众。四是希望每年都能组织一次党代表视察活动,让基层的党代表有更多的机会亲身感受市委市政府的重点项目,并为重点项目提出一些建议,提高基层党代表履职能力,更好地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彭延周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郊区供电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为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形势,我市应加大电网规划建设力度。一是要制订完善电网专项规划。电网专项规划要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且要根据发展实际变化,及时修编规划。相关规划要体现电网专项规划中涉及的项目用地、线路走廊、电缆管沟等,确保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及规划管理部门要加强与供电部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二是要进一步深化电网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加快项目建设进程。要进一步研究改革电网建设项目审批方式,简化相关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尽量缩短项目的支持性文件办理时间,确保项目及时开工,早日建成发挥效益。条件具备的地方和有关部门,在不违背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出台支持电网建设有关实施办法或规章。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电网建设组织协调。各级政府要成立或完善电力建设组织协调领导机构,负责统筹协调解决电网建设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征地、拆迁、补偿问题。要明确工作责任主体,加大电网建设用地征收补偿工作力度,确保电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林秀玲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揭阳学院宣传统战部部长
当前,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必须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坚持实施创新驱动、项目带动、高端拉动、生态联动和文化推动等五大战略。一是要强化文化推动战略。我市推进五大战略还不够均衡,其中“文化推动”战略没有其他四大战略那样表现突出。因此,如何充分挖掘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元素, 激发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促进城镇化建设健康协调发展,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课题。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推动城镇化的动力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人”。为此,我们要加大人才工作创新力度,坚持“借、引、培、聚”4字方针,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三是要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新闻媒体应多报道那些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劳动者,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各级部门在评先评优时,应向生产一线优秀人才倾斜,鼓励先进、激发活力,积极营造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打造形成推动城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许小琼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市公路局人事科科长
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当前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揭阳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时代特征,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牢固树立城以民为本、民以城为家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方式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突出解决好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完善功能、保护环境、强化管理等问题,充分运用政策杠杆,以市场为支点,撬动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必须先行。要紧紧抓住省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以揭阳潮汕机场为龙头,重点加快厦深、揭阳疏港铁路、汕湛高速、潮惠高速、揭惠高速建设,推进市区快速交通网络(包括城市外环路、揭阳大道和城市中轴线)的规划建设,拉开城市框架。二是要完善市政公用设施,配合空港新城、蓝城新城建设以及城市向东发展的趋势,配套建设市区交通主干道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三是要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和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为,工程建设可以使一个城市变大,而文化却可以使一个城市变伟大。
李佳丽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揭阳第二中学教师
通过视察调研,对于城镇化建设,我有如下一些感受:一是城镇化建设不仅仅是城市的发展,而且是市民的素质素养和精神文化的共同发展。二是城镇化建设要与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比如,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娱乐、休闲、学习设施,能拥有更多更好的居住环境,能享受政府部门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不必担心环境污染,不必担心下雨天积水不退,不必担心人多交通拥挤。三是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实施。通过科学规划实施,消除民众的顾虑,坚定民众的信心,让民众相信这将会是一个基础设施和功能完备的城市发展,会是一个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会是一个惠及全民的发展,是一个人人都能受益、人人都愿为之奋斗、人人都可以期许的美好未来,是大家共同的“中国梦”。
姚丽璇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空港经济区区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在城镇化建设中,建议要着力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推进集中型的城镇化工业化,提高城镇化率。推进产城融合,依托机场、高速公路等各种交通区位优势和各类特色产业基础,大力推进集中型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全面提高全市城镇化率。尤其是在揭东区、空港经济区、海港经济区、高新区和金属生态城,要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产城融合的新城区。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体制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社会服务,全面提高城镇化率。二是要广辟地方特色渠道,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三是要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如:在空港经济区、揭东区要加强统筹管理,建立与产城互动相匹配的社会管理体系,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又如:在揭西县、蓝城区,要建设农业现代化基地,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农业现代化新型经营主体。四是要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粤东西北地区要坚持以主城区带动周边县发展模式。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加快揭阳空港经济区、海港经济区、高新区和中德金属生态城建设,打造汕潮揭城市群同城化先行区,拓展城区空间布局,建设“岭南特色水城”和粤东上善新区。
陈Z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市气象局大气探测助理工程师
我市扩容提质后,出现大量城中村,要重视解决城中村的生态、环境等方面问题,消除城镇化建设的制约和障碍。一是要在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中贯穿生态环保理念。建设生态河道、加强水体保护,超前设计下水道、集污管,防止水体污染。重点发展“生态示范居住小区”和“绿色居住小区”。对生活区周边企业实施宜居效益工程或实施整体搬迁,另行择地建立家庭工业集聚区,建设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生活环境。二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体制。加强对村一级环保投入的支持力度。可采用对征用土地实行土地资源补偿的方式,向村集体返还一定的环保建设资金。三是要推广节能设施设备,建立环保奖励机制。政府实施废品回收专项补贴,在生活小区、农贸市场、超市等地实施以旧换新、废品回收,加强对废品的回收利用。加大学校、社区生态环境教育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此外,可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产业,带动“农家乐”、“观光农业”等的发展,既有利群众发展致富,又有利保护基层生态。
林少贞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揭阳广播电视台一级播音员
关于加快我市城镇化建设,我建议: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筹城乡道路、市场、医疗、教育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体制机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二是要加快工业发展,强化产业集聚人员。坚持以“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提升工业经济的规模和质量,拓展工业发展空间,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三是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重视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建设高效的教育、体育、文化等公益性建筑,改善人居环境,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实施资本化运作,提高经营城市的水平,促进城镇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土地、设施、环境及其他各种资源要素保值增值,不断提高城镇产业聚集度,增强区域发展后劲。重视新区规划建设,注意完善生态环境,走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适度超前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的发展。
文字整理:林丽静 侯耿胜 张晓佳
图片摄影:杨继斌 江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