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林子海、林鹏 摄影报道)近日本报报道了东厦路非机动车道因为路树树根“扩展”而致路面“拱起”的情况后,引起了市民的热议。记者近几天巡城发现,在市区金砂路、东厦路、华山路等多个路段的步道上,的确存在人行步道路面被“强大”树根挤裂或挤碎的现象,给路过行人造成很大不便。
两天来,记者走访金园路、东厦路、金砂路、华山路等处看到,栽种在人行步道上的绿化路树相对粗壮,蜿蜒盘曲的根系像蜘蛛网一样沿着步道地砖的缝隙向四周扩散,突出的树根将地砖挤得支离破碎,有些路段的水泥地面碎成几大块。在东厦路,记者看到,路树长出来的树根还盘曲成了“坨子”。一临街商铺的经营者笑称,前年有一商铺的地面突然慢慢开裂拱起,店主开始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找来施工队一看,发现原来是路树一根手臂粗的树根在地下“穿堂入室”,挤裂商铺的地面。
环卫部门一清通下水道的工人也告诉记者,有一次雨后他们在清扫路面积水时,发现路面一窨沟堵塞,开始还以为是堵塞了杂物导致流水不畅,后来打开沟井盖才发现,原来是旁边路树树根“舒展”进窨沟造成的。
针对这些问题,市城市绿化管理处主任翁加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路段的路树是大、小叶榕,它们都是20多年前栽种的,属速生树、遮荫树,抗风能力很强,但根系较浅。随着树木越长越大,这些浅根系路树也出现了树根“攀爬”出路面,致步行道遭受“毁容”的弊病。园林绿化部门曾经用水泥圈将树根围起防止树根扩张,但没几年水泥圈也被拱碎。目前,大、小叶榕树根“扩展”损坏人行步道的现象,引起了绿化管理部门的关注,他们近年来在配合有关部门进行道路改造施工时,通过扩大树穴、切掉部分树根和树冠等方法修复路面。另外,今后种植路树时,园林部门也将减少对大、小叶榕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