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摊档“打游击”
公园管理苦处多
听到游客们的诸多抱怨,公园管理方也是有苦难言。他们坦言,“免单”确实给公园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据华侨公园的负责人介绍,原来公园门票收入约占总收入的50%以上。去年我市中心城区公园实行免费开放,门票收入一下子“断流”,经营收入大幅度下跌,而管理成本和绿化养护成本却不断上升。由于免费开放,游客量相比以前增加了五成之多。以保守统计,入夏以来公园平均每晚接待游客就达七八千人次,周末高峰时段甚至高达上万人次。入园人数如此庞大,不文明游园行为出现频率随之上升,公园绿化和设施屡遭人为破坏,使得保洁、绿化及设施修复要求提高;与此同时,为减少安全隐患,公园也在治安管理上加派人手。诸多方面拉升了公园的管理成本,这部分成本在公园“免单”后增长了30%-40%,其中保洁绿化压力最大,像今年刚铺设的4000O新草皮,就要耗资近十万元。
那么管理养护成本的走高,园内的流动摊位是否就成为公园补充经营收入的“救星”呢?对此,几乎所有的管理方都摇头否认。一些管理方表示,在弥补经费缺口方面,除了享受政府财政补贴外,公园还适当地开发了娱乐、服务项目,像海盗船、摩天轮、小卖部等,既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又能从固定设施项目中获取资金。尽管收入水平无法与免费开放前持衡,但是基本上也能填补70%到80%的空间,不需要也不允许让流动摊贩入驻园区。
既然流动摊贩不准入园,为何园区内还有摊点出现呢?“对于流动商贩,我们不是不想管,确实是管不过来。”一名公园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一些商贩会将商品装入编织袋中冒充游客入园,特别是客流量高峰期,进出园区的人员众多,商贩夹杂在人群中一拥而入,难以被发现。一旦入园,商贩就会与管理者打起“游击战”。管理员一来,他就收摊,管理员一走,他又卷土重来。园方虽然有权驱赶清理,但没有处罚权,更无权进行强制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