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文钊摄影报道:近日,省、市海洋环境监测部门和专业水下摄影技术人员在开展人工鱼礁水下摄影时,首次发现南澳“乌屿”人工鱼礁有大规模鱼群栖息,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形成新型的人工生态环境,海洋生物资源及栖息环境喜人。这是继2009年、2010年该礁区实施水下摄影、生态环境综合调查及建设效果评价的又一次跟踪调查。
记者了解到,自2002年全面启动人工鱼礁规划建设,我市拟在南澳“乌屿”、潮阳海门湾、澄海莱芜、濠江广澳等海域规划建设生态型和准生态型人工鱼礁7座,目前已建成生态型礁区3座、准生态型礁区1座,在建礁区3座,并计划于今年底前全部竣工。
水下影像资料显示:南澳礁区水质清澈、透明度高,水下摄影成像效果佳,礁体上附着生物繁多,有珊瑚、海百合、海五星、海参、海胆、贻贝、藤壶、茗荷和其它藻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