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汕头19岁小伙骑单车上京城

  历经一个月,林铭幸终于骑车到达首都北京。 (林铭幸供图)

  出门在外,风餐露宿乃家常便饭。 (林铭幸供图)

  本报讯(记者 方晓F)汕头一名19岁的小伙子,花几百元买了一辆二手山地车,用驼包装了几套训练服、一些干粮、简单药品和一把手电筒,带着梦想勇敢出发,骑行上京城。经过1个月的艰辛骑行,途经福建、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6省,包括厦门、温州、义乌、上海、苏州、无锡、济南、天津等44座城市,小伙子终于在7月7日到达目的地——北京。

  这位热爱体育、阳光开朗的小伙名叫林铭幸,昨天,记者和小林电话连线,他告诉记者,自己正骑行前往内蒙古的路上,预计快则一周,慢则半个月将会抵达。而这位小伙子还有更大的心愿,那就是今年或明年将骑车赴川藏。

  骑行24天爆胎18次

  小林初中毕业后读了一年职中,就被广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选中进行体育训练。这几年,他每天清晨5点到下午6点都是在长途骑行训练中度过的。作为一名公路车骑行选手,他参加了许多比赛,也拿了不少奖,但却从未自由地进行骑车旅行。小林说,5年前接触骑行这项运动后,他就有一个梦想,骑车去首都。

  6月7日一早,小林和另一位骑行爱好者一起从汕头出发。为了顺利到达目的地,小林他们每天都做计划,骑行时间、路线、速度等都有安排,还在微博上发图片记日记,和好友一起分享旅途心得。每天清晨,小林他们就开始赶路,一直到下午6点,每天平均骑100公里,最多的一天骑了240公里。

  从汕头到北京的旅途很是曲折,一路上要经过很多山坡,有时还会遇上断头路,天气炎热或者下雨,对骑行的影响都不小。小林说,天热胎薄,加上路面崎岖不平,在路上的这一个月时间里,他们骑行花了24天,他的山地车爆胎18次,每次都是自己修理。除了爆胎,小林还摔了3次,摔得最厉害的一次是遇到暴雨,他们经过一处泥泞山地时,驼包不小心被东西挡到,连车带人摔到了路边,他自己还吃了满嘴的泥巴。

  荒村破房搭帐篷露宿

  日出赶路,日落歇息,为了节省开支,小林和同伴带着帐篷,找不到旅社就搭帐篷露宿。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小林他们选择搭帐篷的地方竟是一些荒废的破房子。

  “有时骑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路上时,我们就会趁天黑前找一处废弃的破屋,在里面搭帐篷过夜。”小林说,找破屋主要考虑有“瓦遮头”,能够挡风避雨,但地方太荒凉他们也会害怕,不过只能学着克服,虽然没有碰到猛兽,但老鼠、狗、蛇等却很常见。

  出门在外,小林带着压缩饼干、面包等干粮上路,有时准备的食物不够充足,又刚好骑行在荒山野岭中时,就只能挨饿,最久的一次,小林足足饿了6个小时。“当时天还下着雨,我全身都被淋湿了,真的是冷饿交织。”回忆起挨饿骑行的情景,小林历历在目。

  一路上以助人为乐

  采访中,小林坦言,旅途中苦乐并存。一路的艰辛自不用说,但每到一处,也会遇到当地很多热心人,看到他们远道而来,主动接待他们。途经义乌时,小林裸露在外的鼻子已经晒出了印子,黝黑的皮肤引起了当地民警的注意。当了解到是骑行爱好者后,这位民警十分热情地接待小林和他的朋友,开车带他们去小商品市场参观,还买了特产送给他们。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小林他们一路也不断助人为乐。有一次,来到福建山区,小林看到一名与他同龄的年轻人背着一个孩子,牵着马队步行。得知他们要走30多公里时,被烈日晒得发烧的小林顾不上自己,拿出包里的干粮给年轻人,自己默默骑车离开。还有一次,在浙江一带,小林在路上遇到一位60多岁的骑行爱好者,当时这位老人已经体力不支,但离城市还有40多公里,老人要在天黑前赶到是不太可能的。出于担心,小林主动帮助老人推车,坚持将老人送到目的地。事后,老人问他名字,他只回答:“一名普通的汕头人。”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短剧:有钱人-2010贺岁片

潮汕爆笑喜剧:卖报纸-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