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肖彤兰) “今天公布的中考录取分数线里,为何有部分学校的择校线高于计划线啊?……”昨天上午,不少读者给本报来电,询问昨天见报的《2013年中心城区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是否出错?记者采访了解到,报道中的分数线并非出错,而是我市在普及高中教育和探索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本市高中阶段学校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情况。
根据今年3月底出台的《汕头市2013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市参加升学考试、录取工作的实施办法》,随迁子女分成三种类型,可选择报考和报读不同性质的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其条件要求:①其父母必须有一方在我市同一区县连续持居住证住满3年(含3年,按报名时间倒推计),如果实际居住3年以上但所持居住证签发时间未满3年,可由居住地居委会或派出所提供证明;②其父母要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且有一方工作场所与居住地同一区县;③其父母要有一方按照国家规定在我市连续参加社会保险满3年;④随迁子女本人必须具备我市初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同时具备上述①—④款条件的考生,方可享受与父母务工居住地所属区县常住户籍考生同等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待遇。
统计显示,今年全市共有4716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政策参加了中考。市教育局副局长谢红表示,从中考学生的志愿填报情况看,有不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因未符合条件,暂时只能报考部分学校的扩招生、择校生。而按政策,我市各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均需执行“三限”政策,每个学校的择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20%(不含择校生),在部分区域未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较多且总体中考成绩良好的背景下,个别热门学校的择校生学位竞争显得相对激烈,从而出现了择校生录取分数线高于计划生分数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