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林彦恂)午后汕头缺乏树荫的路口热得发烫,与树荫遮蔽处的温差竟达5℃。很多市民心里有这样的疑惑,为何不多种遮阴避暑的大乔木,给途经市民提供清凉呢?市园林部门表示,马路主要以满足行车功能为主,道路建设、改造前相关部门已对应该种植乔木还是灌木进行规划,而且每条道路的立地条件不一样,并不是所有路边都适合种大树。
据园林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路未建前规划先行,对人行步道、分车绿带上种植的绿化类别是乔木、灌木还是地被植物进行规划,园林部门按照要求,根据路段立地条件再挑选合适的树种实施。一般选择根系较深、树冠庞大、树干通直的大乔木作为人行步道上的行道树,但机动车道旁树木的高度、宽度都有严格要求,以服务道路行车功能为主,绿化只是作为配套设施一部分。目前我市各条道路中央绿带和分车绿带规划以灌木偏多,十字路口的树荫较少。
对于“城市里是否应该多种树”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不能一概而论”。“机动车道旁可以种大乔木,但地下管网要规范管理,不然错综复杂的管线不适合大树扎根,容易倾倒出现意外”。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多条主干道实施改造,路面拓宽,老树木被迁移,新种植的绿化树木正在逐步生长中,要 形成较大的树冠需要一定的年限,才能够较好的起到绿化和遮阳的效果。
该负责人也提到,一些交通繁忙、车流量大的路段,产生大量汽车尾车,如果乔木枝叶密集覆盖,遮挡行车视线,也不利于空气流通、尾气稀释。因此,园林部门定期于道路两旁生长过茂盛、超过适宜生长宽度的树木枝叶进行修剪,保障市民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