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字大叔”再陈《汕头十痛》

本报讯(记者 蔡晓丹) 今年4月份,网友“潮字大叔”通过微博平台发表一封长达5000多字的致汕头市长郑人豪的信件,畅谈“理想汕头”,该信件发表后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郑人豪在收到信件后也迅速予以回复。近日,“潮字大叔”在微博平台发表了另一篇文章《汕头十痛》,“毫不客气”地指出汕头发展的其中十处“痛点”,该文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网友广泛热议。

希望借文章重燃“汕头信心”   

  继发表《耕于民 富于民 利于民 谈理想的汕头——至郑人豪市长的信》之后,“潮字大叔”此后陆续在网络平台发表《有氧汕头 返乡无忧——想回家与难发展的真实困局》、《汕头特色发展之路——文化篇》等多篇关于汕头发展主题的文章,因言辞恳切引起众多网友的共鸣。而近日发表的文章《汕头十痛》,围绕“社会公信力日渐减弱”、“本地经济发展迷茫,未能找准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传统手工业工艺难以承继”、“小公园片区改造迟迟未能开动,历史建筑保护及维护不力”等汕头发展过程中的十处“痛点”进行阐述,言语或真诚、或犀利、或幽默,很多网友纷纷跟帖讨论。“我想说,现在你不惨痛接受汕头的现实,莫非把困惑留给子孙,或你已搬出汕头,若干年后回望,跟孙子说一句:‘我们的家乡叫汕头,很美丽,但我好久没回去了’。汕头之痛,痛在于对自身定位的不明确上,但这些痛的更多根源其实是在本地人自身,而不仅仅是政府。”记者看到,《汕头十痛》一文开头,可以说表明了“潮字大叔”写这样一篇“不合时宜”的文章的初衷。在接受采访时,“潮字大叔”告诉记者,他希望年轻人能借助他的文章,真正投入到正确看待汕头、定位汕头的思辨中来,理性看待汕头的发展,并从内心燃起对汕头发展的希冀,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城市发展的建设中去;同时也希望能引起在外潮人的关注,能回汕共创美好新汕头。 

“社会公信渐弱”属“最痛”   

  那么,“潮字大叔”发表的“十痛”中,哪一处“痛点”是最为“致命”呢?“在我看来,‘十痛’中每一个都是致命的伤痛,每一个都痛彻心扉。”在采访时,“潮字大叔”毫不隐晦地说,若论“最痛”,当属“社会公信日渐减弱”和“本地经济发展迷茫,未能找准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两痛。“潮字大叔”分析,由于受到重创,近些年来汕头被边缘化,有许多的客观原因和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政府之前的承诺难以兑现,一次又一次的失信导致今天社会公信力日渐减弱,现如今许多市民对政府、公众媒体传达的话语经常持怀疑态度,不是人们不相信,是不敢再相信。而重建公信力,政府则需从一点一滴的民生小事做起,交通方便了、空气清新了、办事效率高了,百姓自然会相信并支持政府更大更宏伟的改革。在“潮字大叔”看来,本地经济发展未能找到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原因是汕头在经济好的时候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秩序、市场结构和基础性建设。因此,当资源平衡了或者政策不再倾斜到汕头时,因自有产业的结构化矛盾显著而导致济衰退时,大家便无所适从。旧有利益的占有者希望延续自身权益的保护,新人不知如何创业,公平环境被打破,从而产生的现象就是审批程序繁杂及各种靠关系走后门的风气,最后企业难以生存,纷纷外迁,汕头因此失去核心竞争力。现如今的解决方法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秩序,大企、巨企在汕头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1] [2]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群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超级机器人

大笑西游之第三部:大闹莲花洞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