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幸好卫生部门为我刚出生的儿子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防止了将乙肝病毒传播给下一代的悲剧发生!”产妇黄镇花怀抱刚出世不久的儿子,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听医生说,婴儿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就不会受母体乙肝病毒影响,我实在是太高兴了。”
这是惠来县今年以来实施公共卫生项目的一个缩影。至今年6月底,惠来县所有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已为 6292名孕妇产妇提供咨询和检测,检出乙肝阳性的产妇629 人,并为 585 新生儿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防止病毒母婴传播。
实施公共卫生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是国家的重大公共项目之一,是进一步保障母婴安全的有力举措。惠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今年政府的30件民生实事之一。为切实加强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领导,县卫生部门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惠来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今年1月11日至12日,县卫生部门举办全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培训班,各医疗单位主要负责人、检验人员及妇产科全体医务人员参加了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达200余人。培训内容包括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病毒检测技术,以及信息统计等。
此外该县各医疗保健机构在妇产科门诊、儿保门诊、婚前保健门诊、村卫生站(室)等服务场所开展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为服务场所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据统计,全县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办宣传专栏20期。
“县卫生局要求全县各医疗机构必须主动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对每位住院分娩的产妇,由妇产科医生提供检验申请单,检验室收到申请单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告检测结果,力争每位乙肝呈阳性产妇所产育婴儿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惠来县卫生局长陈创彬表示:“县卫生主管部门将对各医疗机构进行专项督查,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落到实处,公共卫生项目真正造福广大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