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消息,由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暨钟敬文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思想座谈会”,于6月29日在北京召开。 钟敬文先生籍贯广东海丰县,是我国民俗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创立了“民俗学的中国学派”,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钟先生也是我国五四以来的重要诗人、散文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在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多个领域中,都取得了卓越的历史成就,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文化大家。他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长达半个多世纪,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培养了大批研究生人才和留学生,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学理论和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钟敬文先生一生出版著作近70种,他的散文代表作《西湖漫拾》被称为世纪美文,散文名篇《碧云寺的秋色》被编入中小学课本,广为流传。 会前播放了纪念会专题电视片《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时展出《钟敬文全集》(全四十二册)的主要著作,首次推出这位学术大师的经典著作全编。 当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还举办“钟敬文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思想座谈会”。 据悉,我市研究钟敬文的学者谢立群等应邀参加这次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