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餐饮业里曾有一个说法:“吃中餐不能看厨房。”意思是看了中餐馆的厨房,可能让你吃不下去。上周是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我市餐馆酒楼安全卫生情况怎样?消费者能否吃得放心?记者跟随部分市人大代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事先不“打招呼”,检查我市三家不同规模、不同消费档次的餐馆、酒楼,了解我市餐饮业食品安全状况。
检查发现,这些餐馆食品安全总体可控,企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制度落实基本到位。但个别餐馆厨房卫生条件欠佳,食品分区混乱不清,虫蝇鼠“三防”不到位,采购票据形成台账不完备,而员工无健康证或已过期则是一个突出问题。
现场检查发现:
三家饭店无一份有效健康证
地点一:北国饭店丹阳店
上午9时许,市人大代表、执法人员一行来到北国饭店丹阳店,此时厨房已经开始备餐。由于是开了十多年的老店,这里的厨房比较狭窄,设备也看得出已使用多年。厨房里,近十名员工正在进行午餐准备工作,有的洗菜,有的备酱料,有的正在制作糕点。比较引人注意的是厨房的窗户没有防鼠、防蝇、防虫纱窗,一名正在和面的员工中指上戴着金戒指。
餐厅负责人现场抱来一箱餐厅用油,为“香满园餐饮专用油”,他告诉记者,店里一天需用食用油约60斤。但检查人员要求其提供进货凭证时,负责人表示,管理单证的经理外出,无法现场提供。检查人员现场抽查了一名自称在店里工作了七八年的厨师,要求其出示健康证,他也以保管健康证经理不在为由,无法现场提供。
据市食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检查次日,北国饭店向食监局提供了部分有效员工健康证。
地点二:新梅园大酒楼
位于高新区内的新梅园大酒楼在我市较为知名。检查组一行到达时是10时许,餐厅靠近门口的明档还未摆放菜品。当检查人员经过明档展示台时,发现有两只德国小蠊在砧板上肆意穿梭,有人大代表掀起展台的桌布,发现里面聚集着一群蟑螂。
新梅园的厨房面积较大,但显得杂乱,已经洗净的备用碗盘摆在架子上却没有封存。窗户缺纱窗,部分下水道覆盖的地砖缺角,无法完全防止蚊蝇、虫鼠。让人较为放心的是,新梅园配备了洗碗机,用于洗碗的最后一道工序:冲洗和干燥消毒。不过当执法人员要求店方提供员工健康证时,新梅园餐厅负责人只是提供一份内部的今年4月9日员工健康证体检缴费单,表示暂时未能提供健康证,且体检人数只有20人,与酒楼实际员工人数有一定差距。
地点三:金钻酒家
金钻酒家属于新建的知名餐厅之一,这里的厨房各种设备明显较新。走进厨房,生、熟食等各个区域划分清晰,点心加工房、洗刷间等门口均有明显标识,冰柜也分为冰鲜、生品、半成品、熟品等,整个厨房整洁有序。不过,执法人员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洗碗和洗菜混淆在同个区间,员工个人杂物如雨伞、鞋子、衣服等没有单独摆放,造成混乱。据餐厅负责人介绍,金钻酒家厨房有员工60多人,但当执法人员要求其提供健康证明时,发现其出示的员工健康证早已过期。
食监部门话你知:
全市餐饮企业禁用大桶油
据了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有10名执法成员负责全市的食品安全执法检查。据参加检查的食药监局副局长郭兰跃介绍,从平时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发现的常见问题有几类。一是厨房硬件设施老化,不配套,这种问题往往最难整改;二是厨房人员体检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三是进货索证索票不落实,没有建立完备的台账制度;四是防蝇、防虫、防鼠的“三防”设施总被忽略,杀灭虫害不及时、不到位,像汕头这种气候,一次杀灭不及时,就可能造成虫害的大量繁殖。
关于市民较为关心的餐馆酒楼是否使用地沟油问题,郭兰跃介绍说,市食药监局自2011年接管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后,就把食用油作为监管重点,在检查中发现部分餐馆,特别是工厂食堂使用大桶油且索证索票不齐全,于是从2011年6月份起,全市餐饮企业禁用大桶油,在之后的检查中还没有发现餐饮企业使用大桶油现象。
一个上午抽查了3间餐饮店,为何没有一家能提供齐全的员工健康证?采访中,一些餐馆的负责人也坦言,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因此员工流动性大,能经历考验、留下来的固定员工较少。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健康证也无法随时提供。就此次检查情况,食药监局执法人员现场向3家餐饮企业开出监督意见书,要求就发现问题在3天内整改完毕并向食药监局提交整改情况。郭兰跃表示,还将对检查的3家餐饮企业进行约谈,并短信向全市餐饮企业发出通知,要求企业加强自律,尤其要加强厨房卫生整治,完善进货索证索票和台账,落实员工体检和“三防”设施,组织除“四害”工作。
人大代表有话说:
让更多的人参与监督
郑永钊代表:经常性执法检查对餐饮行业重视食品安全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三家餐馆要对发现的卫生死角进行整改,职能部门也必须对整改落实情况跟踪监督。要健全监管制度,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特别严查乱用添加剂、食品中有毒有害元素残留等问题。
沈雪山代表:我市中大型餐饮店食品安全工作比较到位,但小店卫生仍需要加大力度监管。近年来一些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但通过日常常规监管发现问题的比较少,大多是由媒体曝光才发现问题。除了监管部门加大力度强度之外,也要提倡老百姓平时发现问题及时举报,让更多的人参与监督,并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刘维雄代表:做餐饮,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心,一定要提高餐饮店的经营者健康卫生意识。建议有关部门提高餐饮店准入门槛,加强经营约束,在源头上提高饮食安全;媒体要加强监督,多宣传食品安全相关内容;市场规范取决于消费者的意识,市民也要树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要过各种合力,在餐饮店中形成“不注意卫生安全将付出沉重代价”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