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官楚生:体察民情 巡城马 助富农民 服务员

  当镇委书记10多年,一直全心投入于工作中,从未正儿八经给自己放过一天假。这位没有假期的镇委书记就是普宁市洪阳镇委书记官楚生。

  秉持着“让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幸福”的想法,在官楚生的带领下,作为农业大镇的洪阳选准“花木富民”的路子,带动2万多农户、5万多人从事花卉苗木的生产、经营、销售及相关业务,年交易额达5亿元以上。

  创造“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察民情

  要服务好群众,首先要及时了解群众需要什么。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的干部,30多年来,官楚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善于问计于民,创造了“一进二访三交四连五谈”的工作方法,像“巡城马”一样事无巨细地体察民情、收集民意。

  所谓“一进二访三交四连五谈”工作法,即每周至少进驻挂钩联系村一次;走访两家以上企业;与三名以上村干部交心;与四名以上村民代表连心;与五名以上党员代表谈心,充分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求、所盼,作为镇党委决策的主要依据。

  在走访中,官楚生了解到,流经该镇的洪阳河文溪段,由于堤坝过矮失修,往年每逢下大雨,旁边的居民就会遭受水浸,还有决堤的危险,受此影响的群众有近2万人。为解决这个紧迫的民生问题,官楚生及时向市包片领导汇报,经市包片领导支持、牵头,筹资300多万元,将堤坝加高加固,并进行石篱化,“虽然今年的强降雨比往年都大,群众却没有再受到影响。”

  官楚生还积极开展“五访五问五到家”活动:访拆迁户,问意见建议,思想做到家;访结扎户,问疑惑顾虑,温暖送到家;访事故户,问伤痛苦楚,感情联到家;访困难户,问冷暖酸甜,好事办到家;访经营户,问需求期盼,实事帮到家。

  “五访五问五到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去年以来,洪阳镇成功摘掉揭阳市治安重点地区的“帽子”,对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的调处化解率达到95.1%,有效维护农村稳定。

  “花木富民”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

  在采访中,官楚生多次提及,“要让农村更美丽,让农民更幸福”。洪阳镇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农民致富路在何方?

  “洪阳的花卉苗木种植历史悠久,素有‘花卉苗木之乡’的美誉,为此我们紧紧抓住‘一镇一品’,走‘花木富民’的新路子。”官楚生告诉笔者,洪阳是全省规模最大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该镇创办的万花园精品展示区,被省农业厅批准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洪阳镇的宝镜院村,是远近闻名的“花卉苗木专业村”,该村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1.17万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就达1.23万亩,从业人员近8000人,是“花木富民”的典型村。

  在发展“一镇一品”过程中,官楚生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花农→花村→花园→花城”的转变:在花农自发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掀起群众性的种养高潮,形成以宝镜院村为代表的“花村”;以“花村”辐射带动毗邻乡村,整合后山、新安等6个村共300多亩土地建成万花园精品展示区这一“花园”;通过万花园精品展示区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再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全镇2万多户、5万多人发家致富,全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5万多亩。

  目前,花卉苗木产业已成为洪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年交易额达5亿元以上,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虽然洪阳的苗木花卉产业很大,但政府却没有从中取得一分钱收入,我们就是帮助农民增收的‘服务员’。”官楚生笑着表示。

  ■对话

  “以做不好本职工作为耻”

  南方日报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的干部,你觉得基层工作难做吗?

  官楚生:坦诚地说,基层工作确实有其难处。以洪阳为例,目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期和历史遗留问题消化期。即便是这样,也不能成为无所作为的理由。对于我个人来说,作为镇委书记,是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因此倍加珍惜机会,做好每一项工作是我的任务和职责,以做不好工作为耻。

  南方日报如何理解密切联系群众?

  官楚生:我认为,基层每一名干部,除党的栽培外,还离不开人民的养育,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果没有一颗爱民之心,漠视老百姓的冷暖与需求,就会逐步脱离群众,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甚至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对于一名基层干部来说,是一门必修的功课。

  南方日报以你的经验,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好基层工作?

  官楚生: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可言。作为基层领导干部,首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我把加强学习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每天自觉学习1个小时以上,也注重浏览各大门户网站,了解时事动态。

  基层工作一定要沉下去,遇到棘手的工作,一定要去一线,去现场;每一项工作都要认真细致做好,即使遇到不急迫的问题,也一定要尽早,绝不能拖拉。虽然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但也有其规律性,以基层稳定为例,我们发现主要要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财务、土地和干部作风。

  只有眉毛上的汗水多流些,眉毛下的泪水才会少流些。只要能够换来一个地方的发展和稳定,让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幸福,自己宁愿累一点苦一点。

  南方日报记者 达海军 通讯员 陈少平 许创盛(原载《南方日报》6月23日A02版)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邱洁纯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与发廊妹(第一集) 2010贺岁片

潮汕爆笑喜剧:夏雨来1(十集) 群星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