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潮字大叔”,缘于一封写给市长郑人豪的信。这封信内容充实,言辞恳切,令阅者为之感动。记者更坚信“潮字大叔”背后一定有“故事”。
开门见山,“潮字大叔”对关乎梦想的话题十分感兴趣。在他看来:“空气清新,环境宜人,年轻人创业成本更低,老年人幸福生活,是他心目中实实在在的“中国梦”。
“潮字大叔”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汕头人,大学毕业后在东莞工作,随后到肇庆创业,之后又辗转湖北、湖南多地,期间取得MPA及科技哲学硕士学位。2012年初,“潮字大叔”回到汕头工作,目前是一家大型企业的管理人员。
“潮字大叔”说,他是3年前开始接触微博的,虽然当时人在外地,却心系家乡,经常在微博上发表一些对汕头发展的见解。今年3月底,他在微博上发表了《耕于民 富于民 利于民 谈理想的汕头——致郑人豪市长的信》,信中就汕头的发展谈了许多看法和建议。没想到,这封长达5000多字的信件引发众多网友评论转发。市长郑人豪也看到了这封信,并通过市政府应急办官方微博在4月3日作出回复,感谢热心网民的建言献策。
近一个多月里,越来越多的网友关注“潮字大叔”的微博,并与他一起探讨汕头发展问题。
例如,在旅游开发方面,“潮字大叔”提出,“很多潮汕人对小公园的记忆很深,应该在小公园到永平路南至乌桥岛,规划一个旅游开发区,这个区域的交通工具只有三种,公交车、三轮车和单车,禁止其它机动车进入。他认为,文化博物馆、文化消费、美食集散地,都是合理定位,并且只要对外一宣传,就是“中国吃得最香,玩得最棒,文化最浓的地方”。“要改造乌桥岛为城市氧吧和牛田洋遥相呼应。将大型建筑、mall、CBD都放在新城区,一路从中山路往东,给人一个从文化都会到商贸都会的感觉。”
如今,“潮字大叔”所写的关于汕头发展的长微博有9篇,涉猎范围涵盖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累计达三万多字。这些微博都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转发和评论,在微博上引起了一股讨论汕头发展的小旋风。
对此,“潮字大叔”希望更多人关注汕头的发展并投身其中,“民敢言、愿言,是好事。少关注我个人,价值不大。”这也是“潮字大叔”不愿意向媒体透露其真实姓名的原因,他还把微博名从原来的“潮字大师”改成现在的“潮字大叔”。
“汕头人,应为汕头做点事,我们没有钱办实业,但可以提建议,引发更多人思考,并以此推动汕头发展。”他饱含感情地说:“而汕头好,人民才好。” 本报记者 孙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