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去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关于治理村、社区组织牌子过多过滥问题的意见》,要求就村、社区组织牌子过多过滥问题开展全面治理。通知一下发,全省各地包括我市各村委会、居委会纷纷行动全面“撤牌”。然而,牌子撤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又能否“瘦身”减负?记者为此走访了一番,真切感受基层居委会工作的繁重和忙碌,深入剖析“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智能分解模式,讲述居委干部的心声,展现“社区总理”们的喜怒哀乐。
社区消防安全协会、社区残疾人协会、社区联合工会、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社区红盾服务维权工作站……不少去过社区居委会的人,都见识过社区居委会门前密密麻麻悬挂着各种牌子的“壮观”场面。这些牌子少则十来块,多则二三十块。如今,“撤牌令”下达已有一段时间了,是否能令居委会“化繁为简”呢?
近日,记者来到金厦街道月季园居委会,一眼看去,只见居委会门口右侧一上一下仅悬挂有两块不锈钢牌匾,分别为“中国共产党月季园社区支部委员会”和“汕头市金平区金厦街道月季园社区居民委员会”,门口左侧,则挂着另一块“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点”的牌子,整个门面看起来十分干净整洁。
“以前可不是这样,门口的墙壁几乎挂满了。”月季园居委会范主任向记者介绍,高峰期居委会有三四十块牌子,除了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这两块“原配”牌子外,其余不少牌子是“职能部门进社区”,涉及社区建设、民政、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另外还有部分示范创建活动的挂牌。“挂得密密麻麻,反而将原来的‘社区居委会’牌子掩盖了,不仅门面看起来乱糟糟的,有的群众来办事,反而‘找不着北’了。”范主任说。
和月季园居委一样,很多社区居委会也曾经同样面临着牌子太多的问题。像老城区许多居委会门口仅有“方寸之地”,挂两块“原配”牌子已嫌拥挤,又哪有空间再挂其它牌子?为此,居委会工作人员想出了诸多办法:把牌子放在办公室里,放在窗台上,有的还专门设置储藏室“储牌”。每次接到检查通知,就悬挂相应单位的工作牌子,别的单位来检查,再换上他们的牌子。如此轮番换牌,费神又费力,但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只能徒叹无奈。“不过现在好多了,上级下通知要求村、社区办公室场所大门统一悬挂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或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的牌子,除此之外,一律不得悬挂其它牌子,我们再不必为挂哪块牌子费思量了。”接受采访的居委会工作人员都为“撤牌”叫好。
记者走访中留意到,虽然我市的村、社区居委会基本上已进行“清牌”,但为了方便群众办事,一些社区居委还会保留一块小巧精简的流水牌,将社区计划生育协会,社区残疾人协会、社区联合工会、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社区社会捐赠接收站、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等“高度浓缩”进去。
撤了牌子卸不下担子
千条万线集于一身,居委工作多如牛毛
居委会门口杂七杂八的牌子撤掉了,居委工作人员身上的担子是否也能卸下?采访中,记者得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相反,随着各种各样日常的或突击的新工作、新任务的到来,居委会工作人员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该干的事还是一样地干,新增的工作想躲也躲不了,跟挂不挂牌子没有多大关系。”居委负责人这样说。
在月季园居委会,记者看到,不时有居民找上居委会办理事务。一名大姐匆匆来到居委会咨询居民医保的情况,“我想把每年缴费30元的改为缴纳120元的,要怎么办理?”工作人员告诉这名大姐,要修改医保缴费档次需等到10月份才能办理,到时带上户口本和身份证过来居委会办理就行。说完之后,该工作人员又反复叮嘱这名大姐,要记住10月份再过来办理……因为平时他们事情很多,实在没办法帮居民们一一记住要办理的事项。记者在其他居委会采访时也看到同样一番情景:工作人员边忙手头的工作,边接待前来办事者,还要接听咨询电话兼汇报情况,忙得不可开交。
记者了解到,现在居委会日常便承担着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民政救济补助、综治维稳、劳动保障、消防安全等数十项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其中,仅计划生育这项工作,就足够工作人员忙活,其工作内容包括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计生宣传,帮居民办理准生证、独生子女证,组织辖区已生育妇女体检以及统计本社区育龄人口婚、孕、育及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情况等等。此外,还须应付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统计、会议等,社区绿化、创卫时的卫生治理、城市管理的门前三包……样样都离不开居委会。据月季园居委会粗略统计,2011年,该社区接受省、市、区各级各项检查近20次,去年相对减少,但各种检查也有十几次。
从严格意义上说,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组织,但现在的居委会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实际的工作性质,俨然已成为政府部门的“末梢”办事机构——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全部落实到居委会。居委会变成各级部门的“腿”和“嘴”,既要把各级党委政府的声音传达到居民的耳朵里,做好居民群众的工作,又要把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摊派来的任务做好。以前,一块牌子挂在社区门口,对工作人员来说就意味着一项工作任务,外加一本工作台帐,还有职能部门的定期检查。现在,牌子撤了,但背后的工作一件不少。
“千条万线都来穿居委会这个针眼,原本该由职能部门管理的工作也转嫁到居委会身上,而且不少实行一票否决,一出事还得‘挨板子’被问责。”火车头居委的杨主任说,他身上担负着十多个“责任人”的角色,但自己签下的责任书究竟是什么内容多得他也记不清了。“反正工作尽职尽责就是了。”杨主任也颇感无奈。
个个都是“万能人”
居委会“压力山大”期盼真正“减负”
自己都免不了上当受骗,却要承担打假的职责;可能不懂“零线”、“火线”、“房间的防火分区”等专业知识,却要担当起消防安全的“卫士”;“牛皮癣”找不到“主”,要自己动手清理;社保要扩面,得挨家挨户给辖区居民解释政策……面对着一项项上级职能部门交下来的任务、检查、考核,基层的居委工作人员“压力山大”——门面的标牌多、乱、滥清理容易,但那“一年看不到头”的行政性事务,却依然压迫着居委会这匹孱弱的骆驼。
“现在的居委会就像是‘杂咸铺’,什么事情都可以压下来,居委会工作人员个个都成了‘万能人’。”一社区居委主任自我调侃说,“现在我们最怕到上面开会,一场会下来就又收进一项‘工程’。”
在居委工作人员心中,“减负”是他们最大的心声——不是不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但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居委会大多只有六七人,应对上级或职能部门摊派下来的任务,填写、录入各种各样的材料、表格以备检查已让他们筋疲力尽,又哪来的精力串百家走百户,了解居民的情况,为居民提供实质性服务?
“可不可以再少掉一些行政性事务,一些费用可不可以由相关职能部门自行收取?”有居委会工作人员这样期望。
“我更渴望政府能加快对整个乌桥岛的改造。危房没了,下水道通畅了,巷道宽敞明亮了,基础设施完善,居民自然能够安居乐业,这也是给我们‘减负’,即使苦些累些,心情也舒畅。”金平乌桥街道火车头居委会主任如是说。
本版撰文/摄影
本报记者 刘婉萍 蔡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