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陈绿平:扩容提质打造粤东经济强市

  建设汕潮揭城市群是一个长远目标、系统工程,需要汕潮揭三市合力推进。揭阳要抓住揭东撤县设区的契机,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打造粤东经济强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胡春华书记在粤东调研时,作出了建设汕潮揭城市群、打造粤东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在潮汕平原上形成以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发展格局,为汕潮揭指明了一条有别于珠三角和粤西北等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子。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胡春华书记的重大战略决策,全力推动揭阳城市扩容提质,与汕头、潮州联手建设汕潮揭城市群,打造粤东经济增长极,为全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突出交通先行

  城市群之间交通运输网络的通达程度和便捷程度,决定着城市群的发展进程。建设粤东快速交通体系,是建设汕潮揭城市群的先决性、基础性工作,是打造粤东经济增长极的战略需要。我们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得机遇,按照把粤东西北快速交通体系建设作为关系全局战略性工作来抓的要求,齐心协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构筑起支撑汕潮揭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体系,增创城市群发展的新优势。

  特别要加强快速交通体系建设,重点加快推进潮州至惠州、汕头至湛江、揭阳至惠来等高速公路建设,全力服务高速铁路建设,谋划推进城际轨道建设,全力抓好国省道改造扩建工程,共同推进区域内地方公路的对接和衔接,全力打造互连互通、方便快捷的快速交通体系。

  突出产业支撑

  城市群的基本特征,是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具有高度发达的分工协作以及巨大的整体利益,这也是城市群紧密联系的内在动力。从这个角度看,城市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产业合作发展是城市群最基础的支撑。汕潮揭三市要坚持“加强合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的原则,围绕石化、空港经济、旅游等产业链条长、合作空间广的重大产业,扬长避短,切实加强产业布局、项目引进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互补对接,避免同质竞争,推动形成汕潮揭错位发展、分工合作的产业格局,以产业合作促进城市群发展。

  重点依托揭阳潮汕机场,在三市交汇处形成一个互补互促的大型产业区,形成示范区,以此带动汕潮揭在更大范围开展产业合作;充分发挥中委炼油项目的辐射作用,联手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项目,延长石化产业链条,推动三市形成石化全产业链发展布局。

  突出便民惠民

  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是我们建设城市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努力走出一条民生引领型的城市群建设之路。去年以来,汕潮揭加强对接,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合作事项,大力落实便民惠民措施,在车辆年票通行费互通互认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继续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事情入手,进一步推动交通、跨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广播电视、医疗、通信、金融等一批惠民便民同城项目的落实,重点推进公交车出租车辆相关资格互认、广播电视互相落地播出、通信同网同费、医保联网结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享、区域内流动务工人员社保关系便捷转移等与群众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工作,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共享工作每年都有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进步,努力把城市群建设的进程,变成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城市得发展的过程。

  突出制度保障

  城市群是由不同行政主体以及不同地域功能构成的经济复合体,是一个跨行政区划的发展区域,城市群内部利益协调是关系到资源能否得到有效配置、城市群整体效益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要把建立跨行政区域管理协调制度作为城市群制度保障的核心内容,从机制和制度层面研究完善联手优化市场环境、加强治安管理、强化环境保护、树立区域形象的合作措施,增强城市群内部凝聚力、辐射力和控制力。

  我们要依托市场机制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优化区域市场环境。学习借鉴粤港澳联合打击犯罪分子的经验做法,建立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协作机制,研究制定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简易程序,定期商讨落实有关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联手打击犯罪分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互通社情、相互援助。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永续发展之路,着力推进区域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重点就枫江、练江流域的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协作,大力推进水利环境治理,加快形成环境生态保护一体化。

  打造粤东经济强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建设汕潮揭城市群是一个长远目标、系统工程,需要汕潮揭三市合力推进,更需要各个城市加快自身发展,夯实城市群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建设汕潮揭城市群中,揭阳要抓住揭东撤县设区的契机,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打造粤东经济强市和区域中心城市。重点推进三方面内容:一是推进榕城、揭东、蓝城、空港区“四轮驱动”。坚持规划为魂、基础优先、产业支撑、彰显特色、宜居宜业的原则,抓好城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突出文化古邑、岭南水城特质,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快速交通网络,开发建设空港新城和蓝城新区,优化提升榕城城区,做大做强揭东城区,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50万人。

  二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提升城区和中心镇对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强化农村对城镇的对接程度,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既有高楼林立,又有产业支撑,还有田园风光的现代化生态绿色城市。

  三是推进城市建设带动园区发展、园区建设促进城市发展“产城联动”。充分发挥区域交通枢纽、产业集聚和民营经济活跃的优势,依托城区加快发展揭东工业园、金属生态城、临空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以产业园区集聚产业,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城市建设,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把揭阳市区建设成为粤东交通枢纽、产业集聚洼地、商贸流通之都、人文日新古邑、岭南特色水城、粤东上善新区。

  作者系中共揭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原载《南方日报》5月11日09版)

来源:揭阳日报   责任编辑:邱洁纯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送上门的美女

潮汕搞笑短剧:选助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