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榕城人社局:化解劳资纠纷 保障社会稳定和谐

  “我们相信,你们能够严格依法办事、守法经营,能够与广大农民工一道,共同拼搏、共同发展、共享成果……”这是榕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的《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中的部分内容,这封信的接收者是全区所有使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近年来,该局坚持 “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紧扣工伤保险、工资支付、劳动人事关系及劳动保障监察等有关政策,针对复杂多变的劳动人事关系,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切实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的同时,致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确保榕城区社会稳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调解优先 及时化解矛盾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劳动人事关系日趋复杂,劳动争议大量涌现,劳资双方利益平衡困难,劳资纠纷一旦进入仲裁甚至诉讼程序,当事双方均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工作实践中,榕城区人社局坚持调解优先,妥善处置劳资纠纷。

  该局以行政调解、信访调解为主要手段,及时有效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积极推动工作重心前移,该局专门在劳动监察队设立了接访室,方便群众上访投诉,形成了以劳动监察队为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和医疗工伤股等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接访机制,从根本上避免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程序冗长的弊端,及时有效地调处矛盾纠纷,确保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及时保护。据介绍,今年初至4月中旬,该局在接访室成功调解处置的劳动纠纷案件共368宗,占全部受理案件(382宗)的96.3%。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社会效果

  榕城区人社局在调处劳动人事争议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确保依法依规对矛盾纠纷进行合理处置的同时,高度注重案件的社会效果。

  该局对每宗案件均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认真收集各方证据,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各个案件的不同特点,对当事各方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各方当事人回归理性、接受调解。

  2011年6月份,榕城区某轧钢厂因员工在厂外意外死亡引发纠纷,造成工人及其他人员堵塞公路。这起事件本为一宗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但死者亲属与企业之间因补偿争议而产生纠纷。案件发生时正值午餐时间,榕城区人社局领导及劳动监察队员来不及吃完饭就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在当地党政及公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人社局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地对当事双方进行耐心教育说服,事件很快得到平息,堵塞公路的人员自动撤退,用人单位自愿对受害人家属给予经济补偿。

  主动应对新情况 积极推出新举措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建筑工地及生产企业发生“包工头”卷走农民工工资引发劳资纠纷的情况,榕城区人社局也先后接到多宗这类案件。面对这一新的劳资纠纷情况,该局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这类案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人单位将有关工作发包或违法发包给无主体资格的第三人(属称“包工头”),在用人单位按协议支付足额承包款给该第三人之后,第三人以逃匿的方法,逃避向所雇佣的劳动者支付工资,劳动者没有取得相应报酬,就向用人单位索取,从而引发纠纷。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榕城区人社局一方面对全区各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进行检查,对违法违规用工的情况进行全面整治。另一方面,组织用人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帮助用人单位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另外,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印制各种宣传资料,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如向劳资双方发放《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学习资料,并向用人单位发放《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等强调劳资双方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合法有序的用人环境。与此同时,该局每年都举行多场次的咨询会、信息发布会等,引导劳资双方增强守法及维权意识,促进劳资双方和谐。

来源:揭阳日报   责任编辑:邱洁纯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卖香蕉(2013贺岁片)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卖仔(第二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