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丹丹)“真想不到,‘月子’坐得太‘好’也会差点丢命!”福建人小玉(化名)生完宝宝后按照传统习俗“坐月子”,结果因为在床上躺太久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引发肺栓塞命悬一线,好在来汕治疗及时,小玉转危为安。
“这病要是放在以前,患者生还几率渺茫。”接诊小玉的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负责人方建林博士告诉记者,由于小玉生完孩子后“坐月子”期间绝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一个来月都极少活动,长期卧床引起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由于血液回流,最终导致了肺栓塞,她随时面临死亡危险。所幸小玉患病后其家人迅速将她送来汕头医治,医生采取最新介入技术帮助小玉疏通血管,令其转危为安。方建林博士介绍说,介入技术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它的创伤极小、并发症少,目前在常规肿瘤的动脉化疗、栓塞以及人体全身各个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如果是在介入治疗技术发展之前,以传统方式治疗小玉这类患者死亡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