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或将消失的“特殊村落”

 

  在老市区镇邦路尾,有这么一个“特殊村落”:因为该“村落”住客大都是安徽人而被称为“安徽村”。随着西堤公园片区改造提上议事日程,这个“安徽村”或将消失。

  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个处在C石大桥下、鲜为人知的“安徽村”,它位于镇邦路尾的城市角落里,相邻西堤公园。进入“村内”,映入眼帘的是两排贝灰砖墙垒成的建筑物,建筑物分为A、B栋,都是两层楼结构,楼上楼下分隔成多个单元房。每个单元房内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只有20余平方米,但都被租住者隔成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功能区明显。在两栋建筑物前的空地上,则是一幅邻里和谐的“村落景观”:五六名女“村民”摆放几张凳子围坐着做手工,三几名小孩在玩耍,几名男“村民”则一旁抽烟闲聊,稍远处,一群小鸡正在母鸡率领下杂草丛中觅食。据“村民”老楚介绍,他们租住在这里已有十余个年头,住户们基本都是安徽人,男主人大多是“的士”司机,女人则在家里料理家务。白天,男“村民”出去谋生赚钱,女人们就扎堆一块做点手工。他们都是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而且又是老乡,平日里,谁家大人小孩有个发烧感冒不舒服的,大伙儿就互相帮忙。夏天晚上,司机们出车下班回来,摆上几瓶啤酒,一盘花生米、鸡爪什么的下酒菜,一声吆喝,“村里”在家的男人们就出来侃大山,饮酒消暑,其乐融融……

  据了解,这个“小村落”的前身是C石大桥施工队的员工宿舍,大桥建成完工后,这个配套了水、电、房子等生活设施齐全、环境相对封闭的“村落”就移交给一公司统一管理。后来,他们把这些单元房租赁出去,并派人负责“村里”的公共卫生打扫工作。渐渐的,租客几经变迁,也就变成了“安徽村”。

  “西堤公园片区如果改造了,这片‘村落’或许会因整体规划而消失,那我们就是‘末代村民’了”,采访中,谈起西堤公园未来变迁前景,“村民”老楚等人笑着说道。不过,“村民们”称他们现在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生活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听着C石大桥上过往机动车的疾驰声响酣然入睡,呼吸着西堤公园里的新鲜空气起床上班。

  “安徽村”,成为喧嚣都市里的一处“世外桃源”……

  本报记者 林子海 林鹏 摄影报道

  ①:掩映在绿荫中的“特殊村落”。

  ②:“村民”互相串门拉家常,其乐融融。

  ③:傍晚时分,一位母亲叫唤孩子回家吃饭。在这里他们不担心孩子会走丢。

  ④:“村民”大多从事体力活,这样磨破脚跟的胶鞋随处可见。

  ⑤:负责“村落”卫生打扫工作的老黄是“村民”眼中的管家。

  ⑥:这里带给孩子们许多城里孩子没有的乐趣。

  ⑦:远离尘嚣而不远离城市的村落。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黄幼华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好吃鬼-2011贺岁片

潮人旺天下(第十七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大型文艺晚会)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