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废品收购站占据“小公园工程项目部”

  

  小公园项目部变成了废品收购站。

  本报讯 日前,本报以《“圈地”不建不如还路于民》为题,报道了老市区居民期盼长期封闭的升平路小公园路段早日“解封”恢复通行,该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近日,又有市民报料,现在的“小公园工程项目部”,不仅杂草丛生,部分区域还被“利用”成为废品收购站。

  一个改造工程的施工工地怎么会成为废品收购站呢?针对市民的报料,记者再一次来到现场。在小公园中山亭这一边,记者看到围封工地的蓝色铁皮连接的大铁门紧闭,透过缝隙,里面的确是一片荒草萋萋。然而,当记者绕行一圈来到工地另一端——同平路与升平路交界处,却见到“汕头市小公园项目部”龙门架下洞开,工地里面一片狼籍,没有施工的机械,却到处堆放着垃圾杂物,有堆得如小山高的压扁废纸箱、还有一袋袋东歪西倒用编织袋包装的物品。此外,还有两座临时搭建的棚屋,一座棚屋的门前放着一只老式的台秤。就在记者观察时,一民工模样的人踩着一辆满载着纸箱、硬纸板等杂物的三轮车进入工地,工地里马上有人出来接洽,随后,又有一辆空货车开出,若干名工人马上忙碌着往货车里装压扁的废纸箱。一时间,工地里一片热火朝天,只不过不是在施工建设,而是忙着装卸废品。

  “应该是废品收购站,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装载着废品的货车在这里进进出出。”邻近商铺的人员说。“一个废品收购站又‘何德何能’长期占据道路而让那么多行人车辆为其让道绕行呢?”不少市民提出质疑。

  “升平路小公园段封闭后,行人车辆通行大多绕行旧公园前路。这段路两边有不少危房,本来就存在安全隐患,再加上路面坑坑洼洼破损严重,行走更为不便。更糟糕的是,一到下雨天,坑洼的路面便经常积水,许多上班族、学生不得不涉水而行,其中的辛苦与艰难实在难以言表……”“升平路原本有1路、11路、26路公交车经过,但封闭后,就只剩下走同平路的26路,其余两路公交车都改变线路不再经过这里,我们的出行受到很大影响。”采访中,升平路附近的店户、居民纷纷表达出行的不便。他们最强烈的愿望,依然是希望相关部门能早日把封闭的升平路‘解封’,还路于民。

  本报记者 摄影报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李老三生鬼仔(大结局)第十四集

潮汕搞笑短剧:超级招聘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