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彦恂)漫步D城街头,主次干道到处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抬头俯首间随处是美景。孰不知,这满目翠绿其实“大有乾坤”,绿化部门结合汕头气候、土壤等,把绿色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根据不同路段情况选择栽种不同习性的树木,主推乡土树种,形成了独具潮汕风味的城市绿化景观,城市居住环境也大为改善。
不少市民还记得,以前,我市许多道路的行道树栽植繁杂多样的树种,绿化美观效果大打折扣。自2002年以来,汕头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有意识地结合市区立地条件和树木习性在市区56条主要道路推行“一路一树”计划。对新建成的道路一步到位栽种同一品种的步道树,对已形成林荫的道路在改造中边淘汰旧树种、边栽新树种。就这样,金砂东路的大叶榕枝繁叶茂、东厦路的扁桃郁郁葱葱、饶平路的樟树高大挺拔、龙湖沟绿化平台的金凤树绚丽多姿等美丽景观由此形成,既为市民出行留下绿荫,也形成了汕头街头独特的绿化景观,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在城市道路绿化中主要选择冠大、浓荫、抗风、易管理、耐修剪、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为街道骨干树种。”市园林处相关负责人郑先生介绍说,我市行道树以榕树、芒果、海南蒲桃、樟树为主,分车绿带以棕榈科植物为主,按照多品种、多层次、多花色的模式,通过乔、灌、花、草巧妙配置,全面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在跃进路的人民广场段,记者看到近50棵10米高的樟树屹立于此,英姿飒爽。“当初挑选树种时考虑到路段毗邻海边,看中了樟树抗风耐盐、少病虫害、树冠茂盛、四季常绿的习性。”郑先生向记者细数城市绿化种植中选择品种的“门道”。据了解,园林部门充分考虑不同路段的立地条件,在开阔的人行步道、绿化平台栽种树干笔直、树冠茂盛的树种,满足它们足够的生长空间;在较狭窄的次干道或分车带上种植冠幅较小的树种,避免树木枝叶过于繁茂影响交通。
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因地制宜”,成就了满城的绿意。如今,汕头市城市建成区道路绿化普及率已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