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南粤大地,木棉花灿烂绽放。汕头籍武警郑益龙舍身救人、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广为传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宣传郑益龙的英雄事迹。郑益龙的英雄壮举,弘扬了新时期雷锋精神,也诠释着“汕头精神”,向全社会传递正能量。多年来,见义勇为已在这片潮汕沃土上蔚然成风,书写着真善美,感动并激励着汕头人民向前奋进,齐心构建美丽幸福家园。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扶弱济贫、惩恶扬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委原副秘书长刘锦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郑益龙植根于潮汕这片热土,成长为新一代最美的军人,其英雄事迹正是当代潮汕人高尚品德和价值追求的生动写照。一座城市需要一种时代精神,郑益龙以自己年轻而短暂的生命,在我们心中树立了一座高尚道德的丰碑。确实,汕头是有着优良传统、淳朴民风的一座特区城市,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孕育出独特而鲜明的人文精神。郑益龙的英雄事迹,正是汕头人崇德尚义、匡扶正义、惩恶扬善传统美德的又一次生动体现。
连年来,我市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见义勇为的英雄群体和先进个人。可以说,几乎每年都有感人至深的代表人物。他们面对生与死的选择,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一次又一次地释放正能量:电机厂下岗工人刘汉佳,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拦截偷盗摩托车的持枪歹徒,不幸被歹徒开枪击中,光荣牺牲;退休老工人陈基成,义无反顾跳进火海中救出3名小孩,造成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基层干部范焕成、吴上伟,见义勇为抢救一位在司神公路上遭遇车祸农民兄弟;小学教师李丽凤,为保护学校财物,与三名穷凶极恶的歹徒搏斗,身体多处受伤;陈店镇干部郑蔚然,跳入近3米深水池勇救落水男童……
见义勇为,应当是每一个社会人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需要更多的见义勇为者。正是这些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以其无私无畏的精神品格感染着越来越多的汕头人民,推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见义勇为行列中。据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从2007年统计至今的一组数字表明,我市已有4个先进集体、18名先进个人、97名积极分子受到表彰奖励。他们都是来自不同战线、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工人、农民、解放军、党员干部,在国家、集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侵害时,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大义凛然,同违法犯罪分子进行顽强斗争,以实际行动弘扬了社会正气,用大爱诠释着“汕头精神”的真谛,让见义勇为之花永远盛开。
当前,汕头正处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尤其需要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弘扬见义勇为精神,鼓舞奋发进取斗志,擎起时代新风旗帜。潮阳区常委、宣传部部长池小玲说,要把学习英雄的事迹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动力。市综治办副主任杨克明认为,学习英雄,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最平凡的工作上,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不断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
扬正气树新风,凝力量促发展。一个英雄辈出的城市必定是充满朝气的城市。只要我们以更加积极的行动把郑益龙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发扬光大,我们的社会将能释放出无穷的正能量,助推发展腾飞。
本报记者 李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