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机动车挤占自行车车道 骑自行车变得不方便

  

日益增多的机动车,却使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及连带问题也愈来愈多。不少声音呼唤自行车回归,打造绿色出行概念,可近年新建改建的不少城市道路,是让人不由观感一新,开汽车的更通畅了。但令人遗憾的是,自行车道越来越少,新建或改建道路无不是将原先的非机动车道取消,并入机动车道来增加路面,即使还保留非机动车道的,也被压缩到窄窄的用划线分隔,且还是与摩托车、三轮车等的混行车道,再加上小汽车的随意占路停放,行驶时的风驰电掣,真要敢问自行车路在何方了?

  如改建后的海滨路采用双向六车道中间隔离带的设计,道路显得宽畅,视线开阔,行驶的机动车辆速度比改建前提高了不少,车主们自然拍手称快,可苦了骑自行车的。海滨路是一条城市干道,可别忘了,因为有最美的景观海滨长廊,它又是城最重要的景观道路,这决定着它不同于普通干道的功能。自行车虽然并非先进的交通工具,但它不耗能、不排污,没有噪声、占地很小,十分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在城市拥挤的道路交通中还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如今在发达国家还特别推崇,如英国城市都对自行车大开“绿灯”,瑞典、荷兰等国还开辟了大量的自行车专道,德国境内形成了密集的自行车道网。在国内,如张家港、大连等市早就对自行车特别优待,深圳也在私家车满为患后大力开辟了自成系统的自行车道,鼓励市民更多使用绿色交通,回归“让路于人”。对汕头这样的三线城市,人们一般的活动半径多在几公里范围,自行车实在是轻便适合又最环保的个人交通工具。

  交通道路的发展,不只是看它是否气派,更要看它是不是方便群众生活,城市的和谐,不是看它是否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更要看它能否满足各层次群体的需要。城市交通,应保持立法中的利益平衡原则;在交通法规制度和路权管理操作上,尤要考虑普通大众的利益。作为一种适合国情符合环保又有广泛的人民性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应以积极的措施,鼓励其东山再起,从而有效地抑制各种机动车的过度增长;有力地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更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汕头是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自行车的回归将更加擦亮这一块块金字招牌。     (苏音)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二个臭姿娘(第一集)

潮汕故事剧:变色龙(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