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记者从市工商部门获悉,随着网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网购及速递行业的咨询、投诉有所增加。
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市涉及互联网服务的申诉35件、邮政服务的申诉25件,分别占服务申诉案件总数的11.3%、8.1%.消费者遇到相关问题时如何维权?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支招,消费者网购时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收快递时务必先验货后签收。
网购要熟悉交易规则
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江静告诉记者,在去年受理的投诉中,网络购物投诉量显著增加。网购维权是难点,消费者网上购物受骗,投诉主体难以找到,最后只能“哑巴吃黄连”。目前,有关互联网的法规制度仍不完善,市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网上消费时要多留心眼,最好要熟悉购物流程并选择先供货后付款的购物方式。
据江静介绍,去年8月份,重庆张女士通过网络向普宁一家时装公司购买一件泳衣,因尺码太小向卖家协商退货,卖家收到退货后却一直未予退款,张女士遂请求我市工商部门为其维权。工商部门接到该申诉后迅速联系申诉人和被诉方。原来,张女士对网络购物的流程模式不熟悉,退货后未能及时在网络上办理退款申请,对被诉方产生误解。通过工商部门的积极调解,张女士的申诉才得到圆满解决。
“网购时,消费者应尽量熟悉整个流程。” 针对网购时容易发生的各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例,市工商部门提醒广大市民,选择交易人次多、运作规范、消费者口碑好的专业网站。在网上看到心仪商品,可以记下品牌、价格,到正规商场与实物对比差价,如果差价很大,要预防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其次,适当保留与卖家聊天、交易、支付的记录及卖家的商品网页等资料,出现问题时可作为维权凭证。再者,网购商品收货时要查看与展示的货品是否一致,发现问题及时与网站联系或向相关部门投诉。
接收快递应先验货
据了解,在去年与网购相关的速递服务投诉也有所增加,且速递服务方面的消费者维权存在一定难度。据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分析,速递服务集中出现的问题有:货不对板、货物受损但赔偿不合理、客户预交了费用却得不到相应服务等。对于出现货物丢失、损坏的情况,速递公司应负赔偿责任,但由于速递公司的合同条款存在不合理成分,受损失的客户维权和索赔比较困难。
去年,我市一消费者欲通过快递公司将货物空运,在接单的时候已经叮嘱过快递员,快递员接单便收取快递费用。随后,货物被退了回来,该消费者被告知该物品不能空运,但快递公司并没有退还他所付的邮费。“由于投诉方未提供相关证据,因此这个案例无法处理。”江静如是说。
对此市工商部门提醒,在办理快递托运业务时,要认真查看快递公司是否有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填写快递单据(托运合同)时,要详细写明物品名称、规格、数量、价值、保价、托运所需时间,特别要注意单据后面是否有托运公司为逃避责任而附加的侵权条款;寄送贵重物品要看物流公司是否正规;在收到快递托运货物时,要查验货物,核对数量查看是否有损坏的现象。如发现有损坏或短缺,应要求邮递员当场开具物品损坏或丢失证明,认定责任,为以后维权保留证据。
(编辑:邱洁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