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城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道路上,随处可见大叶榕、芒果树、凤凰木、樟树……“树随路走,花伴人行”。在汕头,路建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那里。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全面提高园林绿化档次和水平,大气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市民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至2011年底,我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22%,绿地率40.28%,汕头人过上“绿色生活”。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骨架,能直接体现城市绿化的风貌和特征。近年来,我市专门制订“一路一树种规划”,尽量做到一路段,一树种,一景观。城市道路绿化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在人行道上选用浓阴树种,在分车带上种植冠幅较小的树种,做到绿随路建,有路皆绿,建一路绿一路。绿化按照多品种、多层次、多花色的模式,通过乔、灌、花、草巧妙配置,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在道路绿化建设中,突出节约型、林阴型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用凤凰木、红花紫荆、白玉兰等开花的乔木,花灌木和彩叶植物,呈现四时花繁的景象,全面提升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营造了绿色人性化的交通空间道路系统,成为城市纵横交错的生态绿廊。我市还结合路灯改造,在一些路段采用路灯矮化、外跨的方法,既保护了树木,又照亮了路面,使路灯和路树景观相互衬托,相得益彰。此外,通过精细的管理和多变的造型手法来展示现代潮汕园林风貌。这些街道的绿化景观,既是一道道绿色风景,又为市民群众的出行提供了片片绿荫。
近年来,我市不断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挖掘潜力,扩大和增加城市公共绿地。通过对新城区的开发和旧城区的改造,加快了公共绿地的建设步伐。将重点亮点与全面绿化美化结合起来,以自然风景区、公园、广场等为绿化亮点,建设城市出入口和主干道等绿色通道,带动各种功能区域的园林绿化建设,并处理好植树造林和种花养草的关系,做到城在林中,林中有草,草中有花,使汕头四季常青,鲜花常开。实施人民广场、时代广场、迎宾广场、海滨路、中山路、金砂路和环内海湾的灯光灯饰建设,同时加大绿化建设,新建和改造了观海长廊、龙湖沟绿带、新河沟绿带以及中山公园、人民广场等一批绿化项目,提升园林绿化的档次和品位,构建独具魅力的园林城市。
本报记者 张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