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去年汕尾市投资消费进出口并驾齐驱 经济金融发展势头“企稳转升”

  [新闻提要]
  2012年,在稳健货币政策和各项微调措施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我市经济金融总体上继续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势头。我市近期出台的2012年度金融稳定报告显示,去年,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基础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工业快速增长,工业企业综合效益继续提高;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总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带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同步上升,但出现了信贷总量、存贷比排名全省靠后,人均资源少、社会融资规模小,融资渠道较单一等情况。
 

  就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人民银行汕尾市中心支行出台的《汕尾市金融稳定报告(2012)》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我市整体经济金融发展呈现出企稳转升的态势,经济发展的基础日益扎实,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等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位,但金融运行还存在不少压力和困难,必须引起各金融机构的关注、重视和警觉。
  >>经济运行情况
  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
  2012年,我市生产总值610.4亿元,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3.6亿元,增长28.3%,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05.8%,同比提升39.9%,工业快速增长,工业企业综合效益继续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1亿元,增长25.6%;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2元,增长17%,以上四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391.6亿元,增长18.8%;人均GDP突破2万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8569元,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1年的16.3:47:36.7调整为2012年的16.5:47.6:35.9,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和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等基础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向新农村建设倾斜
  截至2012年12月中旬,全市共争取110个项目并获上级专项补助资金6.97亿元,带动了地方投入22.59亿元;全市8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1.5亿元,3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1.23亿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1.56亿元,同比增长18.8%,增幅同比降低9.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8.6亿元,同比增长30.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5.0%,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向新农村建设倾斜。
消费总额稳步增长,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3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较去年下降6.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累计增长2.4%,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0.4和0.2个百分点,比我市预期调控目标低1.6个百分点。
  进出口保持高增长,引进外资势头良好
  201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8.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其中,进口总额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出口额为14.7亿元,同比增长15.0%,以上三项指标增幅均居粤东四市首位。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同比增长20.2%。
  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海洋、旅游经济不断壮大
  深汕特别合作区已签约项目62个,签约总额625亿元,其中已落户或确定落户鹅埠启动区的企业33家,总投资额73.4亿元。项目涉及云计算中心、移动终端、智能电网等大批高新技术产业。深汕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工作陆河工业园建设有序推进。海洋经济快速崛起,2012年总产值达188亿元,同比增长15%,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全市旅游总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1%。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成功竞得3亿元扶持资金,园区的发展纲要、规划、体制机制、环境改造、招商引资、宣传营销等工作正全面紧张开展,低碳绿色产业前景看好。
  财政收支增长稳定,教育支出增幅较大
  2012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09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税收收入25.11亿元,增长24.8%。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7.85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教育支出增幅较大,全年支出24.11亿元,同比增长32.2%
  >>金融运行情况
  贷款利率水平不降反升,市场占有率基本持平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了利率浮动区间,但受全年信贷需求强劲反弹影响,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不降反升,全年加权平均利率为7.9829%,同比提高0.6898个百分点。从贷款市场占比看,我市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农信系统的贷款市场占有率与2011年基本持平,表明我市金融机构在信贷需求比较旺盛时对利率市场化敏感度不高,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影响效应有待观察。
  证券业交易额下降,收入、利润大幅减少
  受股市不景气环境等影响,全市证券业务成交持续低迷。2012年,全辖证券交易额194.04亿元,同比减少32.0%;证券业营业收入2750万元,同比减少16.0%;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同比减少38.2%。
  保险业运行平稳,社会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2年,全市10家保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产险公司实现保费2.35亿元,同比增长8.5%;寿险公司实现保费4.28亿元,同比增长6.4%。保险业赔(给)付2.28亿元,同比增长55.1%;其中财产险赔(给)付1.69亿元,人身险赔(给)付0.59亿元。
  缓解了中小微企业、“三农”资金短缺
  2012年,我市金融改革不断推进,金融生态进一步优化。其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方性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发展。2012年全市共新批(筹)小额贷款公司2家。截至12月末,全市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3.01亿元,部分缓解了中小微企业、“三农”资金短缺的问题,并实现安全平稳运行。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引进步伐加快。2012年11月,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汕尾支行获批筹建,将成为我市第一家外资银行。三是《汕尾市金融业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评分评价制度实施细则(试行)》得到切实落实,金融信息报送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金融风险监测水平明显提升。在全市金融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全市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当前存在问题
  信贷总量、存贷比排名全省靠后,人均资源少
  2012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占全省的0.40%、0.28%,新增存款、贷款分别占全省的0.36%、0.39%,四项指标均排名全省末位。2012年末,全市存贷比、新增存贷比分别为45.1%、67.3%,排名全省第16位和第11位。按2010年第六次常住人口普查数计算,全市人均存、贷款分别为1.44万元/人和0.65万元/人,远低于全省10.01万元/人和6.39万元/人的平均水平。
  社会融资规模小,融资渠道较单一
  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市社会融资规模为38.57亿元,同比多9.85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31.70亿元,同比多增5.52亿元,占全市社会融资规模的82.2%;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外币贷款、委托贷款等占全市社会融资规模的11.9%;而企业债券净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等融资尚处空白。
  重点项目信贷参与力度有待加强
  截至2012年末,我市重点项目贷款余额30.54亿元,比年初增加0.72亿元,重点项目贷款余额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16.0%,而重点项目新增贷款仅占全市新增贷款的2.2%。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信贷参与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建大型项目建设:如陆丰核电、华润海丰电厂、陆丰甲湖湾电厂等电力能源项目和潮莞高速汕尾段、厦深铁路汕尾段以及汕尾快速交通系统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等建设项目上,有待积极提高参与度,从而提高信贷增长后劲。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压力增大
  2012年,央行连续两次放宽存贷款基准利率浮动区间,利率市场化呈现加快趋势。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一浮到顶”,但对其存款增长助力微弱;随着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加大,可能导致产品种类、收入渠道单一的中小金融机构出现资产市场占有份额下降、经营压力增大的趋势。在资金价格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渐形成的背景下,中小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经营策略亟待提高。
  资本市场利用近乎空白,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迫在眉睫
  2012年广东非金融企业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总额2260亿元,占其非金融企业累计发行债券总额35.9%,而我市企业均未能参与;在上市融资方面,全省仅2012年就新增上市公司32家,而我市目前尚未有1家,因此,如何发挥银行业和证券机构等的资本市场中介作用,尽快实现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区域集优债、企业债、公司债、企业股票发行等直接融资零的突破,大力拓宽我市直接融资渠道日益迫切。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业务合作广度、深度有待加强
  我市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开发与业务发展壮大不足。如海域使用权、林权抵押贷款等间接融资产品创新开发尚未实现突破,保函、信用证、票据贴现、农业保险、海洋保险等多种业务虽有所创新,但业务规模小,发展壮大动力不足。其次,银证、银保业务合作有待加强。如资产证券化、证券抵押融资、小额信贷保险等金融业务开展,需要银、证、保等金融机构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拓展金融产品服务。报告同时指出,虽然2012年汕尾市银、保金融机构在小额信贷保险业务方面有过尝试,但业务拓展广度、深度有待探索创新。
  各类外生性金融风险依然突出,风险防范任务艰巨
  我市民间借贷总体较为活跃,体系外资金规模较大,借贷利率高位运行,在经济发展下行时容易产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且由于没有保险机制,一旦资金链断裂容易引发社会事件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如银行理财业务急速膨胀,可能增加银行体系内部流动性的不稳定,加大风险隔离与监控的难度;受美联储2012年12月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日本、欧盟也放宽流动性限制的影响,全球性外汇市场进一步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给外向型企业带来潜在汇率风险。
  县域信贷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截至2012年末,海丰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0.68亿元,同比增加11.22亿元,增幅38.1%;陆丰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68亿元,同比增加5.46亿元,增幅23.5%;陆河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92亿元,同比增加2.70亿元,增幅32.8%。陆丰市、陆河县两个地区的存贷款占比之和(存款占比之和:32.2%;贷款占比之和:20.8%)与海丰县的存贷款占比(存款占比:31.6%;贷款占比:21.3%)基本持平,反映出我市辖属三县(市)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任重道远。
  证券业资产规模小、机构少,市场竞争格局单一
  目前,我市有3家证券公司分支机构——安信证券汕尾营业部、陆丰营业部和海丰营业部。2012年其平均资产只有0.75亿元,平均营业收入900多万元,平均利润只有400万元。证券公司资产规模仍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低,经营实力、盈利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他证券机构仍然空白,市场竞争格局单一。
  我市保险机构的扩张速度超前于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我市共有2家保险分公司,8家保险中心支公司,其中产险6家,寿险4家。保险机构开设过多过快,容易产生行业非良性竞争风险。我市保险机构的扩张速度超前于地方经济发展,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它们必然会产生非良性竞争行为,导致保险公司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其次,保险市场监管延伸尚未到位,不利于及时有效发现并化解市场风险。我市监管体系和监管力量与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明显不相适应,保险市场监管难以延伸到位,实现无缝对接,对基层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有效发现并加以解决。(记者 孔令滨)

来源:汕尾日报   责任编辑:莫笔弘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卖走仔

潮汕情感喜剧:野蛮婆婆俏媳妇(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