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龙须菜丰收 岛民喜上眉梢

  

  ①海中剪断

  ②船上集中

③上岸运送

  ④分拆清洗

  ⑤分开包装

  ⑥晒龙须菜

清晨时分,岛民驾船出海,开始一天的收割工作。

  收割过程

  眼下正是南澳龙须菜丰收的季节,近日记者上岛随渔民出海收割龙须菜,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今年天气、水况条件较好,龙须菜长势喜人,养殖龙须菜的岛民们个个喜上眉梢。

  据了解,近些年来,龙须菜养殖在南澳得到了积极推广,岛民们养殖的热情很高,全县的龙须菜养殖面积达到2万多亩,分别分布在后宅镇、深澳镇和云澳镇。龙须菜是南澳海水养殖业中一大拳头产品,它成为渔民们的“发财菜”。

  近日清晨6点,在深澳镇白牛村,岛民洪姐一家正雇十几名村民在海边冲洗龙须菜。“这些龙须菜清洗装袋后,湿的一公斤卖三块多,干的一公斤值十几元。”洪姐告诉记者,她已经连续10年养殖龙须菜,她家的龙须菜有几十亩,在她们村每户人家都养殖龙须菜,龙须菜是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洪姐告诉记者。岛民周先生告诉记者,近些年来,龙须菜带给了岛民可观的收入,也带动了一批岛民“再就业”。每到龙须菜放苗、收割的季节,养殖户们都需要雇人帮忙,一人一天50元至100元,每年需要帮工的时间至少有9个月。不少岛民虽然自己没有养殖龙须菜,但每年靠着打这份工也生活得有滋有味。

  记者出海体验——

 

  海中养“龙须”根根皆辛苦

 

  清晨6时多,晨霭中的大海显得格外温顺,刚刚升起的太阳还没来得及给大海“穿”上金光闪闪的“外衣”,深澳镇白牛村的海边已经一片忙碌。白牛村的男人们驾驶着竹排机一趟趟地把刚刚从养殖场里收割起来的龙须菜送回岸边,等在岸边的妇女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手不停歇地冲洗龙须菜并装袋……一切进行得紧张而有序。

  迎着晨光,记者跟随一名岛民乘坐竹排机出海收割龙须菜,体验整个过程的艰辛与乐趣。竹排机发出的“突突突”响声在辽阔的大海上犹如一段悠扬的旋律,格外动听。大海在脚下铺陈开来,海风吹着,眼前的无垠让人让人心旷神怡。与大海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记者在感受大海独特魅力的同时更体会到大海与岛民间生生相息的情感。正如岛民黄先生所说的,他们世世代代长在海边,靠海,吃海,大海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家园更是伴侣,是一位相互依存的爱人。

  在龙须菜“田”里,一只只竹排机穿梭在成片浮标中,由于海中到处都布满龙须菜,当竹排机置身其中时,岛民唯有关掉竹排马达,改用划桨方式靠近。竹排机上,三两岛民各自分工,动作娴熟。有的拉起由浮标固定住的悬浮在海里的一根根麻绳,用专业工具割下麻绳上密密麻麻的龙须菜;有的将完成收割的龙须菜堆积在竹排机上,分包捆绑,准备运回岸上。“别看收割龙须菜的步骤不难,少点力气可是完成不了的。”岛民告诉记者,不少南澳人靠养龙须菜致富,但这赚的都是辛苦钱,每天清晨出发,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还忙到顾不上吃饭。记者注意到,在南澳岛上,岛民除了将龙须菜运送上岸包装出售,还有部分来自福建、浙江等地的收购船直接驶进“田”间,向岛民收购龙须菜。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神医

荒诞喜剧片:八仙闹潮汕(第二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