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D城百姓畅享“生态假期”

  

苏埃湾湿地遍布红树林。本报记者 陈史 摄

  春暖花开,绿满城。时下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市民林先生像往常假日一样带着老婆和女儿暂别都市的喧嚣,驱车前往石风景区,度过一个清新、甜蜜的“绿色周末”。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种树栽绿蔚然成风,城乡林木相连,沿海滩涂成片的红树林形成一道道壮观的“绿色生态屏障”,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畅享“生态游”。

  连年来,我市林业部门推动沿海防护林、滩涂红树林、水源涵养林、“绿色通道”、村庄绿化等林业重点生态领域建设。特别是去年,我市启动建设独具汕头沿海区域“一岛八线一岸三江”特色的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规划用10年时间,建设总长度580.6公里、19.5万亩的生态景观林带,现已完成101公里示范段建设。同时,开展平原村庄、道路、各类园区、江海堤岸和郊野农田林网的造林绿化,更好地构筑平原地区森林生态宜居环境。去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作业面积达到2.005万亩,低效林改造0.23万亩,封山育林3.4万亩。全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超140万人次、植树250多万株,完成平原造林绿化12万株。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村庄美化绿化、农田林网化的城乡绿化新格局。

  游玩了石山,爱好摄影的林先生又同家人兴致勃勃来到南滨路的苏埃湾湿地,聆听鸟儿美妙的歌声,用镜头定格它们悠然自得、振翅飞翔的瞬间,观赏这片我省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分布最北、保存较为完整的天然次生桐花树林。目前,这里的红树林生长良好,涨潮时分,茂密的树干被潮水淹没,翠绿的树冠随波荡漾,成为一道“海上森林”奇观。

  除了珍贵的天然红树林外,不少市民也喜欢呼朋唤友到新溪镇一睹美丽的人工红树林。记者了解到,从1998年开始,我市在新溪人工试验种植秋茄、海桑、无瓣海桑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向大海要森林”行动,拓展海域森林面积,先后从孟加拉国和我国广西、福建及湛江等地引进无瓣海桑、红海榄、秋茄等10多个优良品种,在全市广为栽培,目前累计营造红树林2.4多万亩。

  如今,澄海区累计种植红树林面积1.5万亩,成林面积1万亩,绿化覆盖率也从以前的11.4%提高到13.6%。在澄海区溪南等6个沿海乡镇的滩涂海堤上,一道以无瓣海桑、海桑、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木榄为群落优势树种的红树林生态景观,展现在游人眼前。现在,这些人工种植的红树林已逐步发挥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澄海义丰溪北侧堤坝历史上多次受台风影响造成堤崩,自从种植海桑、无瓣海桑以来,历经几次强风袭击都安然无恙,成为城市的一道“绿色屏障”。    本报记者 刘文钊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站岗

潮汕搞笑短剧:涝屎日本仔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