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揭阳:用工难 用人单位很着急 待遇差 务工人员很无奈

  春节过后,又是商家、厂家开始一年之计,急需用工的时候,也是许多待业者的就业高峰期。记者连日巡城发现,不少“头家”通过贴街招、摆摊档等形式请“伙计”,筹备人力资源;而众多“待价而沽”的“伙计”也摩拳擦掌,希望在新一年里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节后的人力市场成为“头家”与“伙计”互相挑选的博弈场所。

  “用工难”,用人单位很着急

  连日来,在市区榕华大道、进贤门大道、黄岐山大道等交通要道两旁,随处可见服饰店、鞋包店、手机店等各类大小店铺在店门口用红纸贴出醒目的“招聘”字样;在仙桥、渔湖等工厂密集的地方,大街小巷上也遍贴招工信息。市区一急需招收店员的商家负责人说:“现在的工人越来越挑剔,工资低了不干,放假少了也不干。要找到一个踏实可靠的店员不容易,只要人合用,工钱高一些我们也愿意。”

  仙桥某塑胶厂的老板黄先生也表示:“其实招人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招到合用的人。其中以普工最为难找。因为技术工、师傅等都是厂里的‘老人’,流动性不大,节前就已经约好回来上班,普工就不同,他们节后经常会在各个工厂Q,看看哪个厂的活计更轻松、工钱更高。有时候招回来过不了几天,他们就又跳槽了。”某五金厂的负责人林女士则告诉记者:“节前,工人都约好了会回来上班,只是其中有些工人故意拖延时间,迟迟不来报到。我想他们肯定是在节后先去其他厂‘试水’,所以就先虚应着我们,等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才回来上班。”

  此外,也有用工单位表示,在工作中已经和务工人员形成默契,所以不必担忧招不到工。“节后厂里一名江西籍的老工人还打电话来问有没有岗位,有的话他要带几名老乡一起来上班,结果我只能先打电话去问原先的工人有没有人不想回来的,不然我们是不用招收新人的。”某金属制品厂的负责人李女士说。

  待遇差,务工人员很憋屈

  “出来打工除了要赚钱之外,也要开心才行啊,不然还不如留在老家种田。”来自广西的务工人员小韦说,“我去年在一家印刷企业上班,工作时间长、活计粗重不说,还没有节假日,而且经常加夜班,老板也没有给加班费,所以今年我打死也不会找这样的工作。”

  采访中,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开始关注工资之外的待遇问题,食宿条件、节假日、晋升空间等正成为他们挑选工作的参考条件。仙桥某五金厂的技术工人唐先生告诉记者:“其实,我有多年操作机器的经验,如果跳槽到其他厂,工资肯定要比现在高一些。但是我在这里做了好几年了,女儿也是在这里出生的,和老板、同事都相处得很好,为了多几百块钱换地方觉得不值。”

  同时,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在经过多年的打拼后也开始“上岸”。来自四川的李师傅夫妻俩本来都在渔湖一家鞋厂上班,今年春节他们回老家后,妻子就留在家乡准备用积蓄做点小生意。“先让老婆在家乡尝试一下,我还会来上班,如果家乡的生意能做成的话,明年我也就不出来打工了,回家自己做老板,还能照顾家里老小。”李师傅憧憬道。

  提薪不如留“心”

  杨桂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强,用人单位通过扣留工资、虚言承诺等方式来“挽留”员工的做法已经行不通。新时期的待业者在找工作时,工资也不再是期望待遇的全部内容,企业文化、发展空间等正成为待业者日益看重的就业条件。

  事实证明,单纯的提薪方式已经不足以招徕和留住员工,唯有着眼留“心”,才能让员工与用人单位同心同德,共同进退。

  古语有云:“良禽择木而栖。”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是每个待业者的共同心愿。作为待业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用人单位要求是不必赘述的前提条件。同时,古人还道:“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用人单位如何招到合用的员工并留住他们,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员工不是机械,而是企业大家庭的一员,用人单位对待员工不能仅仅停留在“付钱买劳力”的老观念上。如何为员工提供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工作条件,平时给予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提供技能培训、创造岗位晋升的空间,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真正留住员工,则是每个用人单位必须深思的问题。

  (编辑:黄晓芸)

来源:不详   责任编辑:Jy0663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贺新年全新潮汕小品:分家(第四集)

潮语电视剧:选!选!选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