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场“春节不打烊”
市民购物热情高涨
本报讯(记者 刘婉萍) 大年初二,明媚的阳光扫尽连日来的阴霾,露出灿烂的笑脸。众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逛街购物,带动了商场超市的人气。记者巡城发现,“春节不打烊”的几家大型超市里人头攒动,持续节前的“高烧”状态,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连停车场也是车位难寻。
昨天午后,记者来到“沃尔玛”超市门口,一抬头便见到“福彩中大奖,金蛇送好运”、“贺新年闹元宵”等一幅幅以红、黄为主色调的挂幅,喜庆的气息扑面而来。超市里各个商品区都有携家带口的欢乐人群,大家自由地挑选自己心仪的商品,说说笑笑,超市里到处展现着和谐温馨的“镜头”。
记者留意到,与节前“大包小包拎回家”的状况有所不同,春节里购物市民的“包裹”精巧了不少。由于大部分人在节前已储备了数量可观的年货应节,因此节日挂饰、糖果、饼干、干果、酒品等年货展柜的人气相对低迷,不过,在销售水果、蔬菜、肉品、冻品的鲜蔬区、冷冻食品区,依然是摩肩接踵的人流。记者“浏览”了众多排队等候付款的市民的购物车发现,在购物车里放满青菜以及各种各样火锅冻品、饮料、牛奶、面包等食品的市民还真不少。此外,多数市民是带着小孩来逛超市的,玩具、公仔也颇受欢迎。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大年初五就是西方的情人节,金灿灿的巧克力自然也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头爱”,销售状况同样红红火火。
过年不吃“储备粮”
菜市开张卖“新鲜”

本报讯(记者 郑于蓝) 为过一个“新鲜年”,不少市民一改往年“大备年货”的传统,选择节日期间到农贸市场采买新鲜农产品,因此从大年初二起,我市多个农贸市场就开门迎客,喜赚新年第一桶金。
大年初二,市区肉菜市场一片繁忙景象,采购新鲜食材的市民来往不绝,商家早早守着摊位,恭候买主,场面虽没有节前火爆,但也丝毫不比往常逊色。其中当数蔬菜、海鲜档口最为热闹,而家禽及猪牛羊肉摊档则相对较为冷清。刚从龙眼市场购买了一大袋青菜的苏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家中储备的肉菜不多,从除夕吃到现在,青菜已经所剩无几,所以到菜市场买多一些,另外,再挑点蚌类海鲜,当天买当天吃,图个新鲜。采访中记者发现,吃腻了大鱼大肉的市民,都忙着为节日餐桌添补蔬菜,而清爽解腻的橄榄菜、咸菜、榨菜等极具潮汕特色风味的腌制品同样倍受青睐。
据商家介绍,今年春节期间,海鲜产品价格比节前有所回落,尤其是高档海鲜,降幅多在十几元左右。不过,受到寒冷天气影响,本地新鲜蔬菜上市量不足,价位攀升,春菜、芥蓝、油菜等每市斤都比节前涨1至2元;白萝卜、青瓜等瓜菜类相对便宜,普遍持稳在1.5至2.5元每市斤。
图为农贸市场。郑雯佳摄
赚钱不“择日”,不少饮食店初一就开店
新年第一天赚大钱
本报讯(记者 陈晓敏) 新年开店要“择日”,一直以来是潮汕商家们的“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如今汕头的不少商家“逮”住商机,大年初一就开张大吉。记者发现,春节假期里,不少市民举家逛公园,各公园附近的商店特别是饮食店的经营者们不仅不休息还更加忙碌,在新年的第一天就赚得盆满钵满。
昨日上午,记者在中山公园附近看到,不少饮食店都已经开张营业。在一家鱼丸快餐店里看到,店里的大桌都被坐满了,在这里吃饭的都是一家老少。店主林姐告诉记者,她一大早就来开店了,初一到公园玩的市民、游客很多,大多数在过年出游的人都会拖家带口在外面用餐,所以店里的大桌都是满的,来吃饭的都是整一家子。
原本林姐的店里雇有几名店员,但是因为春节,店员们都回家过年了,平时从不用下厨、招待客人的林姐昨日忙活了一整天,从上午8、9点到下午3、4点,林姐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她不仅亲自下厨为客人做好吃的,还得自己端菜、招待客人。虽然忙,但林姐心里特别高兴,“看到顾客们一家人玩的高兴,吃得乐意,自己也感到特别喜庆。”新年第一天,林姐忙得乐乐呵呵也赚得盆满钵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