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丹丹 实习生 徐纯)今年只有10多个月大的小斌(化名)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不久前他的小手不小心被开水烫伤,家长根据民间“土法”用“火油”浸泡孩子被烫伤的手掌,谁知竟弄巧成拙。小斌被开水烫过的手掌伤情不重,可原本没被烫过的手臂却被“火油”灼伤。
近日,小斌玩耍时右手掌不小心被开水烫伤,家人根据民间治疗烫伤的“土法”找来了煤油(俗称“火油”),并将小斌的小手浸泡其中。谁知,几个小时后小斌越哭越厉害,家长意识到伤情严重,赶紧送医。医生检查发现,小斌不仅右手掌被烫伤,而且整只右手臂也又红又肿,表皮剥脱,属二度烫烧伤。“家长用火油浸泡孩子的手掌时,浸润了手臂上的衣服,结果孩子稚嫩的手臂皮肤也被灼伤!”负责接诊的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许翔聪介绍说,类似小斌这样的患者并不罕见,一些市民习惯凭“经验主义”用民间“土法”治疗烫、烧伤,结果常常伤没治好,反而造成更恶劣的后果。据介绍,除用煤油外,还有人常用牙膏、酱油、陈醋、红花油等来治疗烧烫伤,因为其中的部分物质确实能起到热分流和麻痹痛感的作用,所以让不少人误以为它们是治疗烫烧伤的“良方”。殊不知,这些物质沾染在皮肤上不仅疗伤效果有限,而且会影响后续医疗中的创面清理及用药,还可能对皮肤造成二次损伤。幸好小斌送医及时,目前已基本康复。
“其实,烫伤后最好的应急处理办法就是用清水浸泡!”许翔聪提醒说,每年春节期间医院都会接诊一些被热汤、开水等烫伤或是因燃放烟花爆竹被炸烧伤的患儿,家长们应提高警惕,既要防止孩子被汤水等烫伤,还要注意别让孩子私自玩烟花爆竹。一旦发生烧烫伤,立即隔离火源,尽快将受伤部位浸泡在15至20摄氏度的恒温清水中(脸部受伤可用湿毛巾裹冰块湿敷),浸泡时间至少半个小时以上,期间不断加冰控制温度,这样不仅能帮助皮肤热分流,还能起到清洁创面的作用,如果皮肤起泡注意别弄破,应急处理后最好尽快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