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岱娜)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在过去一年,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汕头的核心任务,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各项组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今年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我市共有1项特色工作、22个单位、3名个人受到表彰。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开展“五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工作意见,突出分类实施,深入开展誓师行动、谋策行动、整改行动、服务行动、考评行动“五项行动”,做到虚功实做,在全省市县“五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推进会上受到充分肯定。同时,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上水平,开展“创先争优我承诺”活动,并以“创优服务在一线”为主题开展“窗口单位服务年”活动,引导党员争创优质服务品牌、争当为民服务标兵。去年“七一”前夕,我市共有1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4名先进个人分别被中组部、省委、省委组织部表彰。结合“三打”专项工作,我市将“三打”纳入干部考核和基层党建工作挂钩联系领导和部门的目标考评,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一票否决”事项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广大党员冲在“三打”最前线,线索中仅党员主动摸查的就占72.6%,得到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
汇聚人才,促进发展。为贯彻市委决策部署,立足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我市面向全国、全市和各个年龄段优秀干部,采取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公推比选等形式竞争性选拔44名专业型领导干部,在创新举措提高竞争性选拔的“人岗相适度”方面作出有益探索。阳光透明、规范实施竞争性选拔各项工作,引入大评委面试、计算机测试、委托第三方分职位命制试题等考试形式,受到省委组织部的高度肯定。
同时,积极创新选人用人监督方法。去年4月,我市在全省出台首个《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全过程监督办法》,邀请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公选每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在全省换届风气考评中,我市被评为换届“三个零”(零投诉、零上访、零违纪)创建活动先进市;我市市管优秀拔尖人才服务管理和发挥作用工作,去年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十大品牌项目”。
夯实基础,激发活力。在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回头看”活动中,市委驻点整顿5个问题突出村、指导整顿50个后进村、区(县)自主整顿66个后进村,通过运用工作联抓、问题联调、根源联访、班子联建、管理从严、帮扶到点、力促转化的方法,共解决255个相对突出问题,调整25个“两委”班子,调整49名“两委”干部,其中潮南区梅径村被评为“全省农村、社区‘回头看’活动示范村”。同时,实施抓“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百日攻坚行动”,创新组织设置形式,试点建立流动党员网络党支部,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