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电 (记者陈静莹)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还再次提出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这些惠民举措得到了汕头团省人大代表的充分肯定,代表们希望,省政府要根据各地不同实际,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今年,省财政将投入592亿元,全省各级财政投入1576亿元,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包括提升就业社保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优化基层文体服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助困扶残,加强住房保障,改善异地务工人员生产生活条件,推进问价惠民,加强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等内容。金春霞代表认为这就是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理念的体现,自己作为人民推荐的代表,将积极跟进、推动这些民生实事的落实,使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来自企业一线的吴莉翔代表注意到,十件民生实事的第一项就是要提升就业社保水平,例如今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基础养老金从55元提高到65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长10%左右,这是每一位参保群众都能得益的大好事。但是要办好这件实事,吴莉翔认为前提是要做好社保征缴工作,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社保计征基数,目前汕头的社保缴费基数是2103元,对企业的负担和职工个人的负担相对比较重,应适当降低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数标准,扩大社保覆盖面并保障资金来源,使更多职工能够参保,也提高企业参保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我市的社会保障水平。
另一位代表马关注的是稳价惠民这件民生实事。今年省政府将继续给低收入群体及困难群众276万人发放一次性临时价格补贴,这对面临高物价压力的困难群体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今年我省还将新增1000家平价商店和300家以上平价药店,这对抑制价格总体水平上涨将起到一定作用,但马希望平价商店不仅要增量,还要提质,要出台具体举措,配套机制,在保证平价的基础上保证质量,做到真正惠民。
环保设施和生态建设关系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质量,也被列为今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针对老百姓越来越关注的PM2.5数据,省政府承诺今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按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发布PM2.5实施监测数据和灰霾等空气质量预报,同时全面铺开各地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各县市要全部开工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或焚烧厂,各镇要建成一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各自然村要建成一座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点,这与我市正在开展的“千村整治”工作刚好不谋而合。省人大代表释海慧认为,省要求每个村镇都要建设垃圾转运站或者收集点,这样就把垃圾统一处理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填埋或者焚烧发电,对于环境保护非常有力。希望省对于汕头的“千村整治”工作也能有一些扶持,使汕头的空气更清新,水更绿,山更青,老百姓生活幸福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