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期,成都红十字会的募捐箱被曝因捐款长期搁置、无人收取导致部分纸币“发霉长毛”,引发各方关注。中国红十字总会就“成都红会募捐箱发霉”事件向全国红十字系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开展募捐箱管理的清查整顿及督导检查工作。汕头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募捐箱捐款是否也会“发霉长毛”呢?记者进行走访调查,发现我市所设红十字会募捐箱保洁及管理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因管理问题导致的捐款“长毛”现象。
近日,记者先后走访了我市部分红十字募捐箱设置点,现场观察发现,募捐箱外部保洁良好,箱内捐款清理及时,未发现“发霉长毛”的情况。
记者在卜蜂莲花超市中旅分店的红十字募捐箱设置点看到,募捐箱被摆放在收银出口处的醒目位置,箱子的上半部分是视频荧幕,视频中正循环播放着公益广告,下半部分则为捐款箱,陆续有过往的市民向募捐箱内投放捐款。记者现场看到,募捐箱的外表干净整洁,无污渍,里面的钱币也没有出现因长期存放导致的灰尘沉积现象。超市工作人员王小姐告诉记者,作为红十字募捐箱设置单位,超市安排了专人负责募捐箱的保洁管理工作,平时有人负责募捐箱外部及周边环境的擦洗清洁,而且如果箱子满了便会由专人联系市红十字会前来清点捐款,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钱币长期滞留而导致的“发霉长毛”情况。
记者随后又来到汕头市中心医院的设箱点,红十字募捐箱同样被放置在人流量较多的门诊大厅里,一位身穿制服的医院保洁员正在擦拭募捐箱,箱内空间快被捐款塞满。“上个月底才刚刚清理过,现在不到一个月箱子又快满了!”一位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市民捐款热情较高,所以清箱的频率也较高,近日便会联系市红十字会将箱子里捐款清点走。
记者了解到,我市于1995年起设置红十字募捐箱,到目前为止,市红十字会在全市共设置了106个募捐箱,其中大部分设在金平区、龙湖区以及澄海区。据悉,红十字募捐箱设置点主要位于商场、超市、酒店等人群较密集或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所有募捐箱均有红十字统一专用标识。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常市红十字会每季度对各募捐箱进行一次开箱清点,但对于一些接收捐款频率较高的募捐箱实行“箱满则清”的原则,以及时“腾出”空间,比如医院、商场、超市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常常不到3个月就要清理一次捐款。
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还介绍说,为了规范管理,通常对于符合募捐箱设置条件的合作单位,市红十字会都会与之签定协议,以便对募捐箱和捐款进行有效管理。根据协议,募捐箱由红十字会提供使用,或由摆放单位根据红十字会的要求制作摆放;募捐箱的日常保管、安全、清洁维护等由设置点所属单位负责,募捐箱钥匙则由红十字会保管;一旦募捐箱出现损坏,则由红十字会进行维修或更换。
募捐箱善款
九成救助本地
根据我市红十字募捐箱管理办法的规定,募捐箱的捐款将全部用于市红十字会救灾救助公益事业,接受政府审计部门审计并接受社会监督。
在募捐箱的清点现场,既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在场,同时也有设箱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场,清点捐款数目后市红十字会将进行记录并开具“广东省接受社会捐赠专用收据”。清点后的捐款将存入红十字会专用救灾救助账户,募捐箱所募集的善款全部用于市红十字会救灾救助公益事业。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除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外,我市每年还会召开全市红十字募捐箱工作会议,向社会公布募捐箱募集善款数额及其使用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据介绍,市红十字会募捐箱募集善款较多时,一年能接收10多万元的捐款,近几年来平均每年募集到的捐款大约五六万元。所募善款中有90%是用于汕头本地的救灾救助公益事业,约10%用于汕头周边及外地的公益救助。这些善款主要用于两部分救助,其一是日常救灾济困,另一部分则用于年底购买食用油、大米、衣被等扶贫救济物资。
有人将游戏币残币甚至假币投入募捐箱
“非常礼物”让爱心变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募捐箱里除了热心市民捐献的善款外,还夹杂着少量广告单、打印小票等物。据工作人员介绍,募捐箱里有时还会收到游戏币、假币等。有人捐款行善,有人却做恶作剧“使坏”,小小举动不仅考验市民的功德心,也体现了个人素养。
“超市的募捐箱里最常见的‘杂物’就是购物小票!”卜蜂莲花超市中旅分店工作人员王小姐告诉记者,一些顾客在付款后顺手就将零钞连同购物小票一起塞入募捐箱,但她相信其中绝大多数人并非故意而为,因为许多刚刚购物出来的人手中都提着大包小包,有时可能没注意到零钞里夹着购物小票,或者有时是不方便将小票挑拣出来。
如果向募捐箱中塞入广告单、购物小票有时是无心之失,那么投入残币、游戏币甚至假币行为则大多属于故意为了。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几乎每一次开箱都会发现残币,不过面额都较小,全市红十字募捐箱大约每年接收的残币总额仅为10至20元;此外,募捐箱也曾接收过几次假币以及一些游戏币,其中接收的假币面额较大,为50或100元。
除了向募捐箱中投入杂物搞“恶作剧”外,一些不法分子甚至觊觎募捐箱中捐款,将“魔爪”伸向善款。曾经有一个设在市区某连锁餐饮店内的小型红十字募捐箱被人连箱带钱一同偷走,后来该被盗餐饮店的设箱资格被取消。近几年来,随着对募捐箱设置单位资格审核的日趋严格以及管理的逐渐完善,我市再也没有发生过募捐箱被盗事件。市红十字会呼吁市民,应共同“善待”募捐箱,莫将募捐箱当成垃圾箱,这不仅是对他人善心、善举的尊重,更是个人素养的体现。
募捐箱也有“看不懂”的外币
市红十字会设置募捐箱以来,不仅收到众多热心市民的捐款,还收到一些港澳台同胞以及其他外国友人的爱心捐款,其中有些外国钱币连负责清点捐款的工作人员都无法识别。
据介绍,我市红十字募捐箱有时曾接收到一些除人民币以外的其他钱币,其中,以港币、台币以及美元较为常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说,有一次,台湾一个团体到我市参加相关活动时曾向红十字募捐箱捐款,捐出了大量台币,后来到银行进行统一兑换后才存入市红十字会专用账户。除了香港、台湾同胞捐献的善款外,红十字募捐箱里还曾出现过越南等国的钱币,此外,还有一些连参与清点的工作人员都不认识的外国钱币。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通常设置在酒店、酒吧等场所的募捐箱较常接收到外币。不过,由于募捐到的外国钱币数量并不多,所以工作人员有时会等到这些外币累积到一定数额后再统一送往银行进行兑换。其中,有些国家钱币由于面值过小,银行无法给予兑换,工作人员只好将钱币继续保留在募捐箱中。
文/图 本报记者 邓丹丹 郑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