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阮冰莹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伴随着这首感人的音乐,老师、学生、家长们整齐划一地进行手语操的表演,此情此景让一旁观看的“总指挥”卢春梅露出笑意。
这是日前城南小学“阳光律动”大课间活动展示现场,是城南小学校长卢春梅在“阳光教育”模式上不断探索的成果体现。
作为市第五届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卢春梅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以科研求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不断完善基础教育研究的内涵,寻找教育更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与体系,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期间,围绕阳光教育这一主题,卢春梅认真做好课题规划、申报和组织实施工作,把阳光教育分解成德育、教学、文化、团队等若干子课题,申报为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并组织实验教师进行扎实有效的研究,经过反复的探索实践,构建了“阳光管理、阳光文化、阳光课堂、阳光之师、阳光少年、阳光律动、阳光巧手”等独树一帜的教育教学模块特色,形成了“以德树人、以智育智、以美修心、以体健身、以劳巧手”的“阳光教育”办学思想,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型、特色型发展。2012年6月,城南中英文学校还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全国“阳光教育”论坛,获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同行的好评,也使“阳光教育” 模式成为潮州乃至全省德育教育工作一个响亮的品牌。
在不断开展教育科研的同时,卢春梅还坚持实践研究和教育理论水平的同步提升,不断从阳光教育的实践成果总结提炼理论认识,形成了个人研究的累累硕果,四年来不仅拿下了多个奖项,还有四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其本人也被聘为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个人专著《阳光下成长》得到广泛好评。
然而,尽管光环无数,卢春梅却认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她说,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和潮州市教育界中的科技人才,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研究提高,还要善于促进同伴的成长,打造共荣共生的科研团队。在科研过程中,一方面,卢春梅利用广东省基础教育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的平台,传帮带来自全省各市的名校长培养对象,在全省范围内传播阳光教育思想与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召开经验交流会、组织评比活动等方式,积极培养学校中青年教师,注重对该校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和教改能手的指导,并为教师们参加省级以上的科学研究、发表论文、出专辑、出书创造机会,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使学校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教改创新名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