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网游“代练”赚钱以健康为代价

  

小曾显得有些杂乱的代练工作室。

漫画作者:黄泽群

 

 

  对于大多数汕头市民来说,上网是学习、休闲和娱乐的手段,但在网络世界,有些人靠着上网赚取“隐性收入”,他们有的疯狂上网赚取游戏“装备”再倒卖,有的为雇主进行网络造势不停发帖灌水……这个特殊的群体在不一样的虚拟世界里赚取着一样的真金白银。

  “只要能上网,安坐家中就能月进万金。”网络上这样的广告语往往被认为是某些传销机构的噱头,或者完全就是骗子的谎言。但记者近日却接触到这样一群能够对着电脑“打”出钱的人,他们都是专业的游戏玩家——游戏代练,一个沉浸在网络游戏中靠出卖健康赚钱的群体。

  网络上“打怪”也能赚钱

  在近日一次采访中,市民曾先生无意中向记者抱怨,自己28岁的儿子从几个月前开始在网上打游戏赚钱后,就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每天独自躲在屋里,除了上厕所外都很少走出房间,身体也因上网耗得“没了人形”。曾先生好几次劝小曾收手,但孩子好像已经无法自拔,如今他们夫妻俩也是一筹莫展。

  老曾家的通风采光都挺好,但一走进小曾的房间却是另外一个世界: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就摆放了四台电脑,室内烟雾缭绕,散落着被子和衣服的床上扔满了各种碟片和资料。可能由于长时间对着电脑“拼杀”,小曾精神显得十分萎靡。

  小曾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自己也干过几份工作,但都不是特别适合自己,所以最后都给辞了。去年夏天,他在QQ上获悉自己一个同学在家里玩网游竟然一个月能赚上万,所以他才开始自己的网游“创业”。小曾说,玩游戏赚钱说起来道理其实挺简单,网游里每人都有一个帐号,按照游戏设计的规则,玩家们要经过不断的“打怪”来提高自己的经验,同时赚取尽可能多的“武器装备”,而一些有钱的玩家既想拥有超人的能力,又不想玩得太累,就可以掏钱向这些专业玩家够买装备,甚至直接购买他们已经玩到较高级别的帐号。而小曾就是靠这样不分昼夜地“打怪”再卖钱,从而实现在虚拟的世界里赚得真实的收益。

  24小时“拼杀”昼夜不分

  小曾告诉记者,玩游戏代练都是“夜游神”,电脑是24小时开机的,而他们每天呆在电脑前只是偶尔站起来走走,眼睛几乎时时刻刻都盯在屏幕上,经常分不清是上午还是下午。想要多挣钱就要不断地在网络上“拼杀”,说到底他们就是靠透支身体来换口饭吃。小曾说,他那个先“入行”的同学才玩了一年多就落下了颈椎病,现在时不时头昏,“有时真觉得辛辛苦苦赚这点钱就怕连看病都不够!”小曾无奈地说。

  说到收手的问题,小曾说几个月下来,他也发现干“代练”很耗身体,但现在求职压力大,想找份合适的工作也不容易,而“代练”毕竟是靠自己的付出获得回报,总比呆在家里“啃老”强,况且现在钱投进去了,收手的话真是心有不甘,所以只能玩一步看一步了。

  玩“代练”或血本无归

  记者了解到,像小曾这样的专职游戏代练在汕头其实还有不少。以前,大多是一些网吧利用现成的设备招用一些人马“代练”,那时候大多数有点规模的工作室都是直接从广州、深圳大量接单。但近年来一些网游公司直接开放装备交易开台,加之“代练”这一行门槛很低,理论上说只要有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能开工,所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提速,好多像小曾这样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便选择自己在家中搭建工作室单干。

  在实际运作中单靠一个帐号根本不可能赚到钱,所以每个“代练”往往都要注册几个甚至十几个帐户,而为了同时运行这些帐户,他们又必须配备足够级别和数量的电脑,而这些,在他们还没赚到钱的时候就必须真金白银投入。小曾说,好像他搭建的这个“代练工作室”,前后投入的资金就将近两万元。而他这样没日没夜的玩了3个多月,体重一下子就瘦了7公斤,但本钱也还没有收回。

  看到记者拿着相机,小曾不停叮嘱不要拍到屏幕。原来,他同时登陆那么多帐号其实都是通过第三方软件让电脑按照程序在“游玩”里拼杀,而这种玩法按行内的话说叫“外挂”,属于网游公司明令禁止的违规操作。如果被查到就可能会面临被公司封号的危险,而一旦封号,不但注册帐号时交的几百块钱没了,自己辛辛苦苦“代练”的投入也会全都打水漂。小曾说,其实这也是行内公开的秘密,如果不用外挂,像他这样的工作室可能连电费都赚不回来。所以大家都只能冒险上“外挂”,当然谁也不知道那天时运不济会被“封号”而血本无归。

  本报记者林子海 林鹏 摄影报道   拥有帐号上百个

  一天发帖五百条

  “网络水军”对着键盘敲敲打打就可获丰厚回报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宣传平台,如何在短时间内从庞大的互联网中脱颖而出、受人关注,成为宣传或炒作的重点。因此,一种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以发帖回帖为主要手段为雇主进行网络造势的团体——“网络水军”应运而生。在我市,同样有“水军”队伍存在。记者日前进行了一番暗访调查。

  今年25岁的市民阿奇是某广告公司职员,收入平平,为增加收入,阿奇在互联网上寻到了一份“网络水军”的兼职。“其实就是发帖、回帖,不停地给帖子灌水,这样就有钱赚。”阿奇说,网络上有不少专门从事“水军”业务的QQ群和网站,他所加入的就是其中一个QQ群。加入第一天,群管理员就向他发送了一项任务,要求他一天之内在多个网站上注册十几个账号、发布多条支持帖和反对帖等。阿奇一一照做,并在一天内收入100元。

  “动动手指”就能赚钱,尝到“甜头”的阿奇开始疯狂地接收任务,就连上班空档时间,也穿梭于各网站“灌水”。据阿奇回忆,第一个月,他一共发了300多条帖子,回复评论近200条,当月就有800多元进账。如今,成为“水军”已有一年的他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天涯以及本地论坛都注册有帐号,帐号加起来已超过100个,一天发帖最高纪录可达500条。在问及任务内容是否具有选择性时,阿奇表示自己接到的任务基本上都是软性广告,一般是照着雇主的意愿发布,但也会根据内容是否违法进行筛选。

  记者根据阿奇提供的“水军”QQ群,以客户身份加入并进行暗访。据该群一管理员介绍,水军可帮顾客发帖、回帖、顶微博。价钱上,发帖或顶贴0.4元/条,微博评论或转发0.5元/条。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这些“网络水军”除一些专业网络工作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学生、白领、自由职业者,他们散布在网站各个角落,月收入从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本报记者 郑于蓝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抓鳖-2011贺岁片

潮汕故事剧:肥猪瘦猴(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