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重走“东兴汇路”意义深远

  

东兴市地志办主任朱乃维(右一)为调查组提供了不少资料。

与越南仅一河之隔的东兴市河堤路。

东兴市到处都能看到方便快捷的快递公司。

  核心提示

  本报近期推出《重走“东兴汇路”》系列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站媒体都给予转载。一些读者和市民表示,阅读《重走“东兴汇路”》系列报道后,才了解到70年前的潮汕大地,也有着一段与近期热播电影《1942》类似的苦难岁月,而“东兴汇路”所体现出来的海外侨胞和侨批业者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操、笃诚守信的敬业精神,也给很多人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此同时,东兴与汕头两地专家学者指出,本报联合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东兴汇路”调查组对“东兴汇路”进行全程采访,无论对汕头还是东兴,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东兴地志办主任朱乃维:

  “汇路”是东兴发展的基础

  在仔细阅读本报推出的《重走“东兴汇路”》系列报道后,东兴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朱乃维前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报联合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东兴汇路”调查组对“东兴汇路”进行全程采访报道,这对东兴市来说意义很大。他表示,虽然东兴市有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并打算对“东兴汇路”等历史档案进行调研,但由于人力等原因未能进行,此次“东兴汇路”的采访调查,很好地填补了东兴有关“东兴汇路”所欠缺的史料,也充实了东兴这座现代新兴城市的历史厚度,同时增进了东兴与汕头两城市间的进一步联系。

  朱乃维告诉记者,70年前拓辟的“东兴汇路”,是东兴市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地理位置下开辟的一条特殊通道。所谓的特定历史条件,指的就是抗战时期;特定地理位置则指当时东兴是中国沿海唯一不被日寇封锁、与西方进行贸易的口岸。因此,“东兴汇路”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拯救了当时国内在战争状态下苦苦挣扎的成千上万侨眷;二是促进了当时东兴商贸、金融等产业的兴旺以及城市的发展,创造了东兴市历史上的第二个辉煌时代。

  据朱乃维介绍,东兴的发展历史上,曾有两个辉煌的发展时代:一个是民国八年至十五年,东兴凭借优越地理位置,成为武装走私烟帮聚集地,而烟帮的发展,也构架起东兴城市发展的雏形,这是东兴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代;东兴第二个发展的黄金时代正是抗战时期“东兴汇路”开辟年代,当时由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被日寇封锁,位于西南沿海边陲的东兴成为唯一保持通畅的港口,南洋批局从业者为了援救国内侨眷,多方探寻开辟了“东兴汇路”,东兴成为汇路的起点。随着侨汇、黄金等资金流以及抗战物资不断转入和交换,东兴的物流、人气不断被带旺,从而大大促进了城市商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东兴历史上第二个辉煌时代,这个阶段是东兴城市发展的基础年代。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王汉武:

  “特殊通道”让两城市结缘

  “东兴汇路”调查组成员、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出版办公室副主任王汉武表示,70年前“东兴汇路”的成功拓辟历史意义非常大,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不仅挽救了千千万万潮汕侨眷,对东兴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也起了很大作用,重大意义还在于这条“特殊通道”使东兴与汕头两地之间有了一种不可割舍的情缘。

  王汉武介绍说,当时东兴成为二战时期中国战场乃至中南半岛战场一个物资运送通道,大量侨汇和黄金以及抗战物资通过这里运送和转换,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也促进了东兴经济、金融的繁荣,东兴因此有了“小香港”的称号。

  另据了解,此次本报联合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东兴汇路”调查组进行全程采访并报道,已引起东兴市有关部门对“东兴汇路”的重视。据悉,由于东兴是1996年新设置的县级市,干部对东兴的过去了解不多,很方档案文献资料都转移到防城港或浦北。这次调查组到了东兴专门了解“汇路”情况,引起了当地市志办和学者们的关注,当调查组建议潮汕与东兴携起手来,共同加强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研究,以实现“东兴汇路”东、西两段的对接时,他们都表示欢迎,并希望举办专题研讨会。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原理事长王炜中:

  重走“汇路”收获颇丰

  “东兴汇路”调查组成员、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原理事长王炜中在总结重走“东兴汇路”收获时高兴地表示,此行收获颇丰,大家对“东兴汇路”不但有了更加具体认识,对其历史贡献也有了更深刻理解。

  王炜中表示,在前往东兴之前,对“东兴汇路”的认识只停留在少量的文字资料上和想象之中,通过这次调查,对“东兴汇路”的认识不再是抽象、零碎的了,而是更为完整、系统。不仅了解到“东兴汇路”的“前世今生”,而且还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东兴汇路精神”。

  王炜中还指出,此行的第二个收获是印证了此前掌握的文献资料。经过到现场察看和当地学者指认以及实地考察表明,资深侨批业者陈植芳关于“东兴汇路”开辟的时代背景,“开辟新汇路的各种探索”,“东兴的地理位置及交通形势”等等方面的表述,相当客观、翔实,可谓是研究“东兴汇路”的权威文献。

  此外,王炜中还表示,此次重走“东兴汇路”活动还收集了有关东兴市的相关文献资料,补充了这方面的不足,为今后“东兴汇路”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多依据;同时纠正了过去文献资料中的一些谬误,如在过去资料中,一直称越南的货币为“越币”, 这次东兴的资深学者杨先兆多次强调这种称谓不妥,并予以纠正,准确的说法应是“西纸”(简称),俗称“西贡纸”。

  重走“东兴汇路”系列报道⑦

  文/图 本报记者 郑成武 袁笙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超级招聘

潮汕搞笑短剧:卖香蕉(2013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